第01章发钱了
从高速路下来一路向普光镇开去,哪怕依赖导航,也让覃粒感觉陌生,因为普光前几年发现了全国最大的气田,现在已完全变了模样。
柏油乡村公路旁边,爷爷奶奶曾经居住过的老房子,如今已经被围起了高高的铁丝网,硕大的警示牌写着“请勿翻越”。里面一排排的红平房,正是普光气田的员工宿舍。
自大学毕业後,覃粒已经六七年没有回过爸爸的老家,这次她妈张润娟猛打了好几个电话,非催她回普光一趟。
车子刚行驶进普光镇的桥上就走不动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後,红色的碎纸屑打到了挡风玻璃上。
只要过了桥拐个弯儿就到了大伯的家,结果前面放鞭炮的人没完没了,覃粒还以为是哪家结婚或者办寿宴。趴着往前看了看,进镇的入口处架了个两米多高的桁架,红底黄字写着:普光镇气田占地补偿款全部发放啦!
牌子下面还有一个十来人的锣鼓队,领头的男人喜笑颜开地举了个用毛笔字写的牌子,言简意赅就三个字:发钱了!
车子挪一步等几分钟,十分磨人。不少司机摇下了车窗,就那样与亲戚或者相识交谈着。
突然覃粒电话响了起来,刚看清“覃菲儿”三个字,还没来得及接就被对方挂断。
随即就听见车窗“咚咚咚”的被敲响,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圆脸女生正贴在车玻璃上往里看。
覃粒刚摇下车窗,覃菲儿已经绕到了另一边,拉开车门坐上了副驾驶。
“你大哥还担心你找不到路,我就说你肯定被堵在镇子口了,一看果然是。”覃菲儿不知道是太阳晒的,还是兴奋,脸微红,水光十足。
覃粒摆起了长辈的架子:“这麽久没见,都不知道叫人啊?”
“小姑姑~姑姑姑姑咕咕咕咕~”覃菲儿故意重复着,声音越来越大,像一只鸽子精。
直到覃粒拉了手刹,捂住她的嘴才算消停。
看见前面硕大的桁架,覃粒笑着指了指:“难怪一进普光,所有人都跟发钱似的高兴,原来真的在发钱!只是,在镇子口分钱也不怕被抢啊?”
“拆迁款大多数都是打到大家的银行卡里的,只有几户人家为了给记者拍照领的现金,这个桁架就是用来拍照的。镇子上的人臭显摆,给搬到大路上。”
覃菲儿是覃粒的大侄女,比她小两岁。她摸了摸覃粒的新车,拍着覃粒的马屁问她是不是又有新书要出版了?这车看着不便宜的样子……
覃粒没有接话茬,开始杞人忧天:“闷声发大财才好,现在大家都知道普光镇的人变有钱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覃菲儿大腿都快拍青了,直後悔自己没有这个福气,早知道普光会发现气田,要占地赔钱,当初就该把户口挂在祖宅里。
眼看饭点将近,前方的路一时半会儿又走不通,覃菲儿提议道:“今天镇子里全是车和人,要不你把车停到桥下面去,我们走回去说不定还快些。”
*
今天覃申泰办招待,所以覃家附近几个镇子的亲戚都来吃饭了,农家院里摆了四五个圆桌,塑料凳子加了又加,塞满了人。
覃菲儿恶作剧心起,拽着覃粒跨进门,就惊风火扯的冲着里喊:“小姑姑回来了!”
一时间院子里坐着的人都盯着覃粒,还有不少中年亲戚,玩笑似的打招呼称呼她“小姑姑”。
路过一位中年妇女的时候,她突然拽住了覃粒的手,拉着自己二十几岁的女儿站了起来,笑道:“丽华,这是你小姑奶奶,快叫人。”
周围一阵哄笑,尴尬得覃粒连忙摆手说“不用”,让她们赶紧坐下,拖着捂着肚子狂笑的覃菲儿逃离人群。
覃粒对其他亲戚面目模糊,她出生前,覃爱民和张润娟就已经在达州市安家了。以前爷爷奶奶还在时,他们家每年都会回普光过年,时过境迁……现在除了大伯和二伯两家人,和镇上的其他亲戚并不亲近。
覃菲儿虽然和她一样生在达州,长在达州,但是回普光比较勤快,在亲戚中谁都能攀扯几句,人缘极好。知道覃粒对老家的人情世故不擅长,偏偏最爱起哄架秧子。
“好歹是结了婚的人,还玩儿这种幼稚把戏,烦死了!”穿过人群,覃粒抱怨道。
覃菲儿一脸无辜,解释说:“大爷爷非要等你入座了才开饭,你不到他不动筷子,大家都不好动。我这是在提醒他们快开饭了,免得等得不耐烦~”
覃粒回头悄悄一看,已经有大人开始用手拈东西喂孩子。桌上菜已经上齐,果然她刚一落座,大伯就招呼着人发筷子。
覃菲儿今年五月刚结婚,席上两位伯伯不免对覃粒的个人问题问东问西。她知道是因为这几年没回来,已经没有什麽其他的话聊,笑着敷衍几句,却是左耳进右耳出。
盘算着吃完了饭,问问有什麽重要的事儿,处理完就离开。
饭刚吃到一半,一个清瘦的身影才从後门窜了进来。
覃菲儿眼尖,站起来向来人招了招手:“明月,快过来吃饭!”
覃明月是覃粒的二侄女,大哥大嫂家的大女儿。其实在覃明月之前,她还有一个姐姐和覃粒同岁,不过在很小的时候就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