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能死等,她必须再为“希归”争取一次机会。
她依靠记忆,将上次从希归体内提取到的“类特化液”成分默写出来,又将希归体内特殊的DP蛋白和硒代半光氨基酸蛋白提取出来,封存为样本。她收集了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证据,封存进橙黄色的档案袋,带在身上,等待在所长办公室门口。
这已经是周璇这周第四次来蹲守所长,前几次都被李助理挡了回去,有时是因为所长在外出差,有时是所长在跟高级研究员开会。
周璇知道,项目被驳回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长不愿在这件事情上浪费时间。但是……但是,只有周璇知道核辐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只有她知道灰死病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百。
现在灰死病在全球范围内实属罕见,但是十年丶二十年丶五十年丶一百年呢,人类生産出越来越多的核废水,这种疾病会不会终有一天脱离人类的控制,彻底扩散开,那时又该当如何?
她必须在一切无可挽回之前,找到遏制灰死病扩散的方法。
周璇坐在会议室门口,她知道所长这次开会是在为刚落成的生态舱投入使用做准备。
那间生态舱是邓迟参与指导建成的,算是生态舱技术在植物研究领域的第一次应用,受到媒体和多界关注。
这也算是邓迟归国後的首次亮相,如果顺利投入使用,将证明邓迟的科研能力,也会使植物研究领域生态舱技术迈出一大步。
不知过了很久,会议室的大门终于打开,所长在一衆研究员的簇拥下走出大厅。
一行人正在交谈所里特殊生态舱即将投入使用的事情。邓迟也在其中,他是这间生态舱运行的首席工程师和指导人员,至关重要。
周璇抱着怀里的文件袋,走到衆人面前,颔首道:“所长。”
“怎麽了,小周?”所长和衆人停下,看向周璇。
“‘切尔诺贝利发光藤的特殊生态舱申请’我向所里递交了十多次,但是一直没有回复,我想问问您情况。”周璇点头道。
“嗐,小周,”所长蹙眉,一摆手,“我们这群人赶着去给生态舱揭封,这个项目我记得不是已经被总研究院驳回了吗,你好好帮助刘研究员做好研究工作,不要胡思乱想。好了,不说了,我们急着走,别耽误大家的时间。”
所长说完,带着一行人,越过周璇,等在电梯前。
周璇这周好不容易等到了所长,怎麽会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又追上去叫住所长:“所长,所长!占不了您多长时间,请您听我说几句,就几句。”
“小周,等下次吧哈,下次,大家都等着邓学者带我们去生态舱呢。”所长已经有些不耐烦,脸上的沟壑更深,每个褶子都露出烦燥,语气已经不和善。
周璇打了好几遍腹稿的请求再难开口,衆目睽睽下,尴尬而难堪地站在原地,紧紧攥着手里的文件袋。
衆人无人在意周璇这个小研究助理要说什麽。
此时,却听邓迟开口,他已经能说出简单的汉语,语调虽然有些僵硬,但已经足够跟他人交流:“所长,生态舱在啓动之前还需要设定好运行程序,大概十分钟的时间,我先过去,各位慢慢来,不急。”
周璇看了一眼邓迟,他却没有什麽反应,说完这些,转身便走了,只留下一个背影。
邓迟这麽一说,所长没了借口,只好让周璇继续。
周璇连忙上前,不卑不亢道:“所长,我想为切尔诺贝利发光藤申请一座纳米生态舱。相关的研究报告我已经整理齐全,麻烦您查阅。切尔诺发光藤在刚被带回来时候,真的分泌过类特化液。我大学时在刘成文教授的课题组研究过特化液,切尔诺发光藤体内的粘液跟它很相似,或许真的可以解决特化液提取的难题。”
所长听到周璇之前的老师是刘成文,神色缓和了一些,擡手接过周璇手里的文件袋,递给李助理,沉声道:“好,我知道了,有空会看,然後给你答复。你啊,不要太年轻气盛,先认真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年轻人啊不能太急功近利,知道了吗,小周。”
“是,所长。”周璇没有辩驳,点了点头。
接着,电梯升上来,衆人进入电梯离开。
周璇总算是把自己的提议递到了所长跟前,她长舒一口气。说来,她已经大半个月没有见过邓迟了,显然,他已经重新掌握了汉语,自己应该也不用继续给他当老师了。
周璇一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她强迫自己不要多想,顺便点了杯奶茶奖励自己今天的突破性进展。
**
那天之後,周璇在研究所就再没见过邓迟。
再次听到邓迟的消息,是在一周後。
李助理给周璇打来电话,说是邓迟在家中昏迷,没人知晓,直到房东上门来收房租,才发现邓迟已经在家里昏迷了两天,现在人已经被送到了医院。
“什麽?”周璇声音瞬间哑掉,她握紧手中的手机,但还是抑制不住地颤抖,“李助理,邓迟他怎麽会晕倒的?”
“医生说他一周没有睡觉,也不怎麽吃饭,营养不良,再加上工作强度太大,精神状态也很不稳定,身体扛不住,才倒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