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那盘辣炒肥肠,他以前碰都不会碰,这次筷子还往盘里去了一次。一次也不容易了。万里晴想。尽管放开肚皮吃了,还是有剩,万里晴让服务员帮忙把肉类打包,店里正忙,服务员忙着翻台,走不开,饭馆老板拿着打包盒过来。老板是中年人,目光在两人脸上来回转,万里晴以为自己嘴巴没擦干净,抬手摸脸。“现在的小年轻主动要打包的可不多了,上回有一帮在外面念书的大学生回来,在这儿聚餐,点了好些菜,光顾着玩儿了,都没怎么吃,我说给你们打包吧,都摇摇头说不要,最后只能是倒泔水桶了,离全民吃饱饭这才过去几年啊,没吃过苦就是这样,生在福窝不知福。”把打包盒递过来的时候,老板这么说。万里晴附和:“是,要尊重粮食。”等出了饭馆。他话锋一转,跟叶空雨说:“打不打包是自己的选择,没必要上升到价值层面吧,还没吃过苦就是这样,难道要没苦硬吃不成?”这就有点像辩论赛了。叶空雨不站队,保持中立:“人家也没有恶意,看他的年纪,可能小时候吃过苦,才会这样说。”“估计是,我就是不喜欢被说教。”回到车里,万里晴把打包盒放在后座,也就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万里晴的看法。他们这次来凤县,不光要调研一位作曲家的故居,还要前往海拔一千多米的绝壁之上,到一座古寺庙取景。金佛寺。它是佛教传入后兴建的官办寺院,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建筑风格,都具有开创性的地位。道路曲折,寒风料峭,万里晴站在半山腰环顾四周,荒凉孤寂,似有野兽出没,让人只想逃离。这个时节没有游客,他们进了寺院后,取完景,天色已晚,下山的路不好走。守寺人留他们住一晚。“山上没什么可吃的,果蔬存不住,就这大白菜还能放的时间长些,看你们吃得惯不。”守寺人年逾花甲,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左袖戴着红色袖标,精神气十足,用热腾腾的饭菜招待他们。只是如他所说,确实没什么可吃的,醋溜白菜、炒土豆丝,一人一碗糙米饭,称得上寒酸。“家常菜么,吃得惯。”万里晴笑着说。不过,当他吃了一口白菜,就发觉味道不太对,好像没有放盐,又试了口土豆,依旧没味,他不动声色咽了下去。“盐用完了,物资还没送上来,我儿子住在山下的村子,隔两周给我送一次食材,这几年还好点,上面通水通电了,也有了信号,后勤处添置了冰箱,前些年,一到夏天,东西放不住,总坏……”万里晴听着话,心里不是滋味。金佛寺曾遭遇过一次盗匪入侵,浮雕壁画受到了严重破坏,那之后,文物局就派了专人进行看管。守寺人在这儿一留,便是三十余载,与孤独为伴,跋涉在绝壁之上,让这栋建筑在时间的洪流中拥有永恒的坐标。饭后,他带他们到后勤处休息,自己却仍打着手灯,清理殿前池水中的杂物。万里晴走过去,想要帮忙,他笑着说不用,其实一天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就是闲不住,待久了,把这里当成自己第二个家了,看见一片枯叶落下,就想赶紧捡起来。“家怎么能脏呢,对不?”他笑着问。万里晴点点头。后勤就两间住所,他们自然被安排在一间屋子。万里晴躺在床上,歪着头,望着天边挂着的弯月,跟旁边的叶空雨说:“我明白那句话的意思了。”“什么话?”叶空雨问。“殷老写在修缮手记中的话。”“……”“建筑,是走进社会,关心人文。”“……”他说完,没听到叶空雨的回应,转头看,人家已经睡着了。万里晴:“……”你的睡眠障碍能不能冒出来一下?过了会儿。他以为已经入睡的叶空雨,轻声开口道:“殷老要是知道你这么想,一定很欣慰。”“你没睡着啊?”“这回要睡了。”“睡吧,明天还要早早下山呢。”万里晴关了灯。隔日清晨。他们告别了守寺人,往山下走。“咱们买点食材,送上去吧。”万里晴提议。“好。”但有人比他们更快。“是你们啊!”村头,一辆皮卡行驶过来,司机探出头。是那个饭馆的老板。车厢里放着几筐蔬菜瓜果,还有衣物鞋子之类的生活用品。“到山上给我爸送东西,金佛寺,老爷子在那当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