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日子仔细想想,其实还是挺怀念的,为了给母亲买更好的药,为了攒更多的钱,吴慈生从小开始辗转于各种店铺帮忙,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养成了见人就笑的习惯,学会察言观色,许多种方言技能都在这里学会的。
十六岁那年,第一次觉醒被当地部门找上门时,吴慈生想的不是终于有出息,而是能赚更多钱了。
收到首都塔的录取通知书,他对未来的规划就更加清晰明了,当时舅舅还在一个傍晚像做贼一般偷偷来看望过吴慈生,给他塞了点钱。
不多,零钱凑起来的八九百,足够他给自己买一身新衣服。
男人先是恭喜吴慈生觉醒,以後算是端上铁饭碗了,然後又搓着手,望着又长高了的小外甥,面露愧色:“小慈啊,这些年是舅舅对不住你…”
吴慈生轻轻摇摇头。
或许年幼时的确在心底怨过舅舅,後来长大也逐渐明白其中的关键,他能有什麽办法?总不能让他和舅妈离婚吧?
那那两个孩子怎麽办?
是那麽容易离婚的吗?
更何况在舅妈角度,嫁进来前,杨家看着家境不错,进来才知道舅舅只是一个闲职,嫁出去的妹妹和孩子居然还住在娘家,每月花着高额医疗费,家底都不剩多少了。
舅妈一直误会外公外婆,认为这两个老家夥肯定有私藏许多宝贝,肯定偷偷给了小女儿。
她认为舅舅作为家里的大儿子,本就应该得到最多,更何况两口子是他们在养老,付出了却没得到什麽,心里自然有怨,故而看母子俩一天比一天不爽。
舅舅性格有些懦弱,在妻子常常为吴慈生母子俩的事情发火时,他绝大多数只是沉默地抽烟。
当然,吴慈生也曾猜测过,说不定在舅舅心里其实也认为自己母亲过分偏心小女儿,自己作为大儿子,最後却什麽也没落到?
在被赶出去的前一个月,吴慈生还真偷听到舅舅和舅妈的谈话。
他清楚听到舅妈用标志性的大嗓门抱怨倒霉,家里本来就有两个孩子,现在还要另外养两个拖油瓶,关键那两个老的还把存款都留给他妹妹了,真是冤大头…
他听到舅妈信心十足地猜测那笔存款怎麽也有个百来万吧?
她不知道存款根本没那麽多,带母亲去各地看病花了好些,给舅舅托关系找工作又花了些,两个老人身体本就不太好,药也是断不了的,一大家子的开支如流水般。
他们只是中等家庭,能有多少呢?最後也就近乎二十来万存款和一套住了多年的院子罢了。
外婆在临走前给两个孩子分得清清楚楚,房子儿子女儿各一半,不过存款多给幺女分了五六万而已,根本没有想象中那麽多。
可舅妈始终不信,总认为肯定还有好东西偷偷给了杨娇母子俩,甚至连那些亲戚也都这样认为。
在舅妈声音的间隙里,吴慈生又听到舅舅的声音,他说就算偷偷给了又能怎麽办?她现在这样,小慈那麽小,不给我,我还能抢吗?
吴慈生沉默地听了很久,听到舅妈说要给杨娇相看人家,听到舅舅依旧沉默,他听得脚都麻了,听到半边身子被寒风吹得木木的。
不过不管怎麽样,舅舅的确每月都会给母子俩一点钱,有时几百块,有时一千两千的,并嘱咐一定要对舅妈保密,不能让她知道。
人心就是这麽复杂,他或许的确有不满,也的确有愧疚,这些是是非非谁说得清楚呢?
後来吴慈生考入首都塔,凭借之前和形形色色街坊邻里打交道的经验,他做什麽事都面面俱到,很快在学校里混得风生水起。
他以压倒性的选票当上学生会长,得以参与塔的後续建设,靠着自己的撰写能力赚到了钱,给自己妈妈请了照顾的阿姨…
他光明璀璨的人生正徐徐展开,然後…遇到了那样的事。
*
傍晚下班时,程源又来接他下班了,这次他还带了一捧尚挂着露珠的鲜花。
吴慈生接过闻了闻,通过花的大致形状,以及淡淡甜味的花香,心下立刻猜测应该是茉莉花。
他不动声色地将花放置最远的後排,调动一丝丝精神力将那股淡淡的花香彻底隔绝在後排。
“突然送花做什麽?”
“没有突然啊,就是路过时看到,忽然想到了。”程源顿了顿,用一种怀念的语气补充,“我记得你之前很喜欢花的。”
是啊,以前的吴慈生整日昏昏欲睡,连和小白鼬之间的感知都时有时无,依然十分惊慌失措,甚至以为自己从向导退行成了普通人。
失去视觉,失去小白鼬,分辨物品的渠道只剩下嗅觉和触觉,所以他的确有一段时间很喜欢闻花。
而他的伴侣也在家里摆满各种花束,几乎还都是一些花香浓郁的类型,例如百合,文心兰,茉莉花,栀子花等等,几乎每天醒来,鼻尖都是一股绵长的甜香。
直到後来,吴慈生不再只待在屋里,他开始慢慢走出家门,开始工作,开始回忆入塔的第一课,如何凝结溃散的精神力。
他逐渐感知到虚弱的小白鼬,终于不再依赖靠嗅闻花香来镇静。
“噢,忘了。”
吴慈生淡淡道。
伴侣俯身为吴慈生系好安全带,如同往日般和他聊着家常。
入秋了,天一天天见冷,他回忆第一次遇见吴慈生时就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又聊到即将到来的冬季,聊到上次过年…
说着,程源语气试探性地提到今年过年要不要回一趟云港。
云港是首都白港附近的一个三线小城市,虽然名字和首都很像,但其实不怎麽出名,但它同时更是吴慈生的老家。
听到伴侣提到自己的故乡,还是在他刚好让哨兵前去查看後。
吴慈生唇边的弧度陡然捋直:“我之前不是说过,我不想让我妈看到我现在的样子…”
“我知道,我只是——”
“你是不是去云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