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瑰心白玉膏 > 舆论武器 舆论倒逼查案你想过後果吗(第2页)

舆论武器 舆论倒逼查案你想过後果吗(第2页)

舒家山,灯远博物馆新馆所在地。

程斯宙打开床头抽屉,取出蒋韵礼留下的笔记本,考古队的五个人,名字都在上面:张宏良丶裴砚丶吴谱先丶佟春阳丶赵红霞。

即便他们以前都在文物局或者灯博旧馆工作过,但新馆两年前才开始建设,用排除法,也能把裴砚丶佟春阳与赵红霞排除掉。

吴谱先是灯博文保中心的主任,向来唯张宏良马首是瞻。

张宏良谋划了跨地域的“驱虎吞狼”,实施连环杀人计,有一两个帮手也不奇怪。

程斯宙与闻子川没心情继续亲热,IP定位的线索指向,已经把范围缩到了最小,他们立刻同步消息给周邯,认为警方可以抓人了。

周邯接到消息,并没有案子即将告破的兴奋,而是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他这个年过得不好,初三那天,他正要带周以唐自驾游,却被领导一个电话喊回了单位。

领导说,查案子没问题,追求公平正义也没问题,但这次“多案并查丶跨地联查”牵涉的范围太广了,得罪太多人对他没有好处,暗示他“明哲保身”“适可而止”。

周邯明白领导的意思,但事已至此,他们不可能停得下来。

所有生命的逝去,都应该给社会一个交待,哪怕像王建这样的赌徒丶柳诗行这样的恶徒,也不是死就死了,可以不问缘由丶坐视不理的。

周邯再次问周以唐:“如果爸爸决定坚持到底,但最後丢掉了工作,你会没有零花钱丶没有自驾游,你害怕吗?”

周以唐没有丝毫犹豫:“爸爸,我可以什麽都不要,但正义已经迟到了,你不要再让它缺席。”

现在已经是二零二零年的二月,距离千禧年女童绑架案二十年的追诉期,还剩不到九个月。

周邯不顾领导反对,以“瓷器的流向”为突破口,排查了王建前几次的租车记录和运输起止点。

他发现,山洞里的瓷器不是直接从龙脊山拉去卖的,它的中转站是舒家山,而收货的人,则频繁出现于灯远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场——漕淹巷。

王建最早一次的租车记录可以追溯到两年前,而近两年来,与舒家山有关的大事只有两件:地産商资金链断裂,购房者因买到烂尾楼而频频维权;灯远博物馆新馆落成于舒家山,灯远北郊或成引资新贵。

舒家山既是中转站,又是灯博新馆所在地,谁在背後搅弄风云,答案已昭然若揭。

“闻老师,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周邯从没用这麽犹豫的语气与闻子川说过话。

“周警官,您别这麽客气,只要能查明真相,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您。”闻子川却十分坦然。

“元宵当天,淮离警方会发布警情通告,梳理龙脊山的案件脉络,但当年的考古队是灯远派去的,所以灯远警方也要发布一个通告,说明情况。”周邯惭愧道,“上面对通告的详细程度産生了分歧,他们不希望牵扯到太多的人。”

闻子川或许还有些疑惑,但程斯宙一听就明白,当年的张宏良不过是个主持发掘的队长,却勾结境外盗墓势力,致使大量文物外流,而且在那之後,他步步高升,甚至一跃成为了灯远博物馆馆长。

他的各层上级虽说被蒙在鼓里,但算下来,也有失察之罪,後续闹得越大,越难被轻轻揭过。

“闻老师,周以唐说,您有两千万粉丝,”周邯深吸口气,“如果您能转发警方通告,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件事,我相信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周哥他是真没招了,”程斯宙对闻子川说,“舆论倒逼查案,起初效果肯定不错,但之後的走向却很难把握。”

网络上向来衆说纷纭,以讹传讹的事也不少,过量的关注度其实是一柄双刃剑,它能够迅速地推进事件的进程,但也常常把事情导向让人完全意料不到的地步。

“我明白,但我想试试,”闻子川咬紧下唇,“为了小梁,为了你,我们不能再拖下去了。”

这个新年虽然过得风平浪静,但柳诗行没能解决小梁也是事实,幕後黑手肯定还有後招,什麽领导丶什麽大局他管不了,他只想他的家人都平安。

答应了周邯,闻子川挂断电话,躺进了程斯宙的怀里。

他们都有些睡不着,在宁静的夜里,彼此的心跳声显得格外清晰。

“宙哥,我想问你件事。”

“嗯?你问。”

“柳诗行的後事,是你给他办的吗?”

“火化之後,我托人把他的骨灰带回老家,葬在他姑婆身边了。”

“如果,我是说如果,以後我也走了,你不要把我送回枫泊,我想留在你身边。”

“胡说八道什麽呢?年纪轻轻的,净瞎想。”

“我说真的,你就买个大点的盆,把我埋进土里,就放在阳台上,好不好?”

“都什麽乱七八糟的!我比你还大几岁,如果是我先走了呢,你怎麽办?”

闻子川不说话了,他把脸贴在程斯宙的胸膛上,手绕到背後,紧紧抱住了他。

不会的,只有林家的後代,才带着短命的基因,而程斯宙的爸妈给他取名字时就料到了,“宙”是无穷无尽的时间,他会长命百岁的。

程斯宙看他这副样子,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子川没有妈妈了,和爸爸丶和妹妹到底算不上多亲近,他对自己的依赖,是超越了生死的。

“我说过,你活多久,我就活多久,无论生还是死,都不能把我们分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