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定菜名
◎虽然听不懂,但听起来不错◎
时间流转,转眼便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李荷戴着浅紫色帷帽随着宋槿仪她们一道出门。
宋槿仪搀着她的胳膊,有些不放心地问道:“还好吗?”
她低低地应了一声。
这些日子,霍长青几乎隔一两天便会去李荷那,有时带来新做的小玩意,有时只是安静地陪她说说话,讲讲外面无伤大雅的趣闻。
就这样,李荷的状态有了显着的好转。
今夜,宋槿仪特意邀了霍长青和如儿一同去街市上赏灯。
华灯初上,长街如昼。火树银花,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几人一开始是并排走着,後来被人群挤成几簇,宋槿仪焦急地转过头想要拉住李荷。
只见她紧紧跟在霍长青身侧,若是不小心被人潮推搡碰到,她便会猛地一缩,几乎是本能地往霍长青身後躲去。
霍长青也总是适时地微微侧身,用身体为她隔开拥挤的人流,“别怕。”
宋槿仪不动声色地转过身,与其他人一道走了。
路过一个卖首饰钗环的摊子时,色彩缤纷的小玩意吸引了李荷的目光。
她把玩着一支做工算不上精致,但样式颇为别致的簪子,簪头是披针形绿叶,缀着两朵紫红色三角形小花,吊着一串红色果子串。
李荷站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默默地将簪子放回了原处。
宋槿仪看在眼里,待走了几步,本想折返回去替她买下,给她一个惊喜,却见霍长青不知何时已停下脚步,正从摊主手中接过那支小小的花簪,利落地付了钱。
宋槿仪脚步一顿,转身继续前行。
几人来到一处热气腾腾的食摊前,卖的是应节的圆子油锤。是将米粉颠簸成丸子,叫“圆子”,再把米粉发酵裹上馅,做成饼的样子,用油煎熟,便叫做“油锤”。
刚出锅的油锤金黄滚圆,在油锅里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甜香。摊主热情地招呼着:“豆沙馅!芝麻馅!桂花馅!刚出锅的,香着呢!”
宋槿仪买了几个,分给衆人,掰开焦脆的外壳,里面是滚烫香甜的馅料,豆沙细腻绵软,芝麻香气浓郁,桂花馅则带着清雅的芬芳。
在寒夜中,吃下这种热乎乎,甜丝丝的油锤,身上的寒气都被淡了几分。
“这油锤好吃是好吃,就是有点干。”,宋槿仪忽然道:“霍郎君也觉得口干吧?不若我们去前面买点饮子。”
霍长青看了宋槿仪一眼,没有异议,随着她去了。
待二人过了一个路口,上了拱桥,霍长青在她身後站定,“宋娘子可是有什麽话,想与我说?”
周围的欢声笑语,孩童的嬉闹,友人的畅谈,反而更衬得两人之间的静默凝重如山。
她转过头,神色认真向霍长青说道:“霍郎君,”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你知道的,阿荷最近受了很大的打击,心性不稳,很依赖人。
“就像受伤的小动物,会本能地依靠它觉得安全的地方,你的陪伴给了她这份安全感。”
霍长青的眼神平静无波,似乎在等待她的下文。
她迎着他的目光,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我希望……你不要给她错觉。”
霍长青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错觉?”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目光锁住宋槿仪,“宋娘子为何觉得,我对李娘子,给的是‘错觉’?”
宋槿仪没想到他会如此直接地反问,微微一怔。
她抿了抿唇,随即露出一抹带着些许复杂意味的神色,“李荷不过十五六岁,心性却稚嫩如孩童,而霍郎君比她年长许多,阅历深厚,见识广博,更是在……”
她顿了顿,选择了更含蓄的说法,“更是在风月场中历练过的人,以你的心性,如何会看得上这样一个略显得稚气的女子?”
霍长青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被冒犯的不快。直到宋槿仪说完,他才缓缓地丶极其轻微地摇了摇头,“宋娘子想的这般多,不如多看几场戏。”
她的眼眸中闪过疑惑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