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与曹空再行较量之举,此次,他自诩几乎已使出了浑身解数,诸多法宝神通皆有祭出。
可最后,连劈山神斧都取出,欲以一力降十会,却被曹空一指破之。
乃观得,此为“天地成坏”“空无”之法,问得曹空乃是因渡三灾利害而悟后,觉自己输的心服口服。
毕竟他之见识,何等宽广,除却自家舅舅外,未曾听闻天地间有渡三灾利害者。
一旁的梅山六兄弟,闻之,更觉曹空宛如天人,不,天人怎能言?
三灾利害常人避之不及,可这位竟能硬生生渡过,且从其中有所悟,故对曹空多有敬重色。
曹空亦经此一战,亦对己身斗法水平有了认知,即若以武艺依旧逊色二郎神,若以神通则能胜之。
至于法宝,他虽有两三件好东西,但杨戬更甚,不过他凭那“空无”一指,则几立于不败之地。
毕竟此指一出,可效仿天地成坏,使万法皆寂,万物归墟,故而可从容得胜。
此战过后,曹空再邀杨戬和梅山六兄弟,回至隐雾山,设宴相待。
杨戬乃光明正大,心胸坦荡之人,故遂落败,可心中却无芥蒂,反而多赞曹空。
更令梅山六兄弟,取来他此番采猎而得的兔鹿之肉,以火烤之,加之佐料,吃起来别有风味,加之曹空山中的灵果灵酒。
众人吃的好不快活,此间宾主皆欢。
杨戬更与曹空多言武艺神通,二者复原探讨比斗之时诸景,言说该以何等神通手段应对更加,俱有所得,聊的好不尽兴。
事后,杨戬向曹空拜辞而去,相约他日,再行较量之举,曹空欣然应许,送至山脚下,望其背影渐消,方才离去。
······
杨戬离后三载。
一日,正值夜色,钦道国中,夜空之上,有罡风呼啸而动,穿过云层。
遂见一鹰妖,于其间,其不可思议的望着自己的身躯,被风所伤,其面露痛楚,可尚未哀嚎,便已被吹的骨肉皆消。
救劫真君手持五火七翎扇,立于庙宇之上。
胡言亦巡查归来,见状面惊,连道:“真君,乃可是有妖偷入我钦道国中,此为我之失责,甘愿领罚。”
救劫真君微微摇头,道:
“不怪你,方才那妖,极善隐匿,等闲发现不得,还要多辛苦你们巡查钦道国,保国中平安。”
胡言重重点头:“此为职责所在,定全力为之。”
救劫真君颔首,遂令胡言去歇息一二,此间岁月,越发的不太平。
且不论本就处于大乱之世的南赡部洲。
单说这西牛贺州,人间战乱不休,妖魔趁乱食人,且多大妖大魔,聚众称王,世间乱象纷显。
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未进天年,横被伤杀,本非死期,魂无可托,鬼毒流盛,死魂不散,怨怒上冲,盘结恶炁。
且那些妖魔狡诈异常,散隐各处,且似有相互联系之法,若察天庭有大动静,则纷纷退去。
如此有序,不合常规,故让救劫真君深感,其后定有一滔天大妖魔,操纵一切。
曹空也曾亲自出手,搜查钦道国方圆万里妖魔,以雷霆手段除之,奈何妖魔实在太多,没数月时间,便会死灰复燃。
除之不及,斩之不绝。
救劫真君目光高渺,心知,如此乱象,非一人之力可除,需玄元早日道成,继而剪伐世间诸乱。
而他能做的,不过尽可能的保住钦道城的安平,以及信仰他者之平安。
隐雾山中,七狮正与曹空相会,世有大乱,他们的商会也受波及。
毕竟那些妖魔皆是不顾后果的疯子,杀人劫道乃常有之事。
七狮隐有叹:“不知此祸何时结束,人间俱不宁啊。”
曹空说道:“快了,这些妖魔不知收敛,乃为自取灭亡,至多十余载,人间当清。”
说罢,则取出七枚风符,交予七狮,若是遇难,也能解急。
七狮未有推脱,收于怀中,他们之间的情义自是不必言说,知曹空挂念他们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