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说您的眼光就是好呢!这间也是今日咱推荐的最好的一家店铺。”
又过两日,李牙婆带着吴幼兰一上午看了好几家铺面。
一开始的几间铺子吴幼兰都不是很满意,直到到了城东这边,李牙婆也算是拿出了压箱底的铺子介绍了。
到目前为止,这家倒是最合她心意。
“这铺面原是间布庄,别看这门板上的漆皮虽有些剥落,哪是内里却宽敞,也是重新收拾过的,临街的窗户透光也好。”
一边听着李牙婆的介绍,吴幼兰的视线也不断在铺子里,和正门外的环境上来回巡视。
一想起朱巧巷的事情,这里吴幼兰也是又多了十分的谨慎,问了许多问题。
不过那些小细节也就算了,这里最让吴幼兰在意的是——
“这里既然临街,人流量又不小,为何布庄开不下去呢?”
“娘子,虽然这里正门临街,但是这铺子后面却是临水,对于丝绸布匹什么的这里可算不得好地方,一旦受潮霉了,这可就毁了。”
说到这里,牙婆抬手将铺子后面推开让吴幼兰看。
临窗看水,不考虑什么天气什么的,吴幼兰就这么站在窗边朝外看风景也是觉得极好的。
甚至,进一步散,吴幼兰都已经想着这里摆上一张桌子,两张相对而坐的凳子。
到时候,客人一边吃着糖水一边欣赏风景,那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当然了,糖水铺子尚且如此,这般想着,吴幼兰开口感慨道:“临窗看得如此美景,当浮人生一大白,若是在此开个酒楼……”
“哎呦,这话可说不得哦”
李婆子忽然脸色一变,打断了吴幼兰的话,吴幼兰见状、挑眉惊讶。
这铺子难道真的有什么猫腻不成?
“您有所不知,这铺子的东家就是隔壁书坊无逸斋的,他们家租铺子的要求不租给酒楼客栈。”
“嗯?这是什么奇怪要求?”
吴幼兰回来的时候将这个铺子的事情告诉了柳闻莺,柳闻莺听着居然是在那无逸斋隔壁的铺子也挺惊讶,真巧啊。
“无逸斋是书坊,里面摆着大量的书本典籍,还有售卖各种文房四宝,边上开着酒肆客栈免不得就涉及茶酒饭食,茶酒也就算了,饭食什么的味太重了,浸染了无逸斋的书本的话,无逸斋自然受不了。
按照无逸斋的管事说,他们铺子可受不这些浊气。”
听见还嫌弃所谓的“浊气”,柳闻莺嘴角一抽,吐槽这无逸斋的“小资做派”。
还挺讲究的。
是了,想想她的话本子封面都那么的精美,她就该察觉到这里的无逸斋的调调了。
只是,又因为布庄开不下去的理由,柳闻莺又继续问道:“不过——那布庄都不喜欢潮气,无逸斋是怎么将书坊开到了那里的?”
按照她的理解,书本纸张不怕受潮么?
“我听说是因为丽泽书院也在城东,距离无逸斋很近。”
“哦?”
上次去无逸斋的时候,柳闻莺倒是没有在四周逛过,并不清楚丽泽书院就在那附近,不过现在听她娘这么一说柳闻莺倒是理解了。
吴幼兰继续道:“听说无逸斋的主要客户就是丽泽书院的学子。”
话毕,柳闻莺也沉吟片刻,当她再次抬眸看向吴幼兰的时候,便现她娘也正看着自己。
显然,她娘也是有了这样的想法。
“既然无逸斋的主要客户是丽泽书院的学生,我觉得咱们家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