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豆架“现在是不是觉得这泥人好看多了……
风波一过,两人依旧认真过着自己的日子。
陈淮安拿着柴刀,把刚砍下的竹子劈成长短一致的竹片,然後放到脚边。
他刚刚劈好一根,陶十七就扛着一捆新鲜的竹子回来了。
“应该够了,歇会儿。”陈淮安放下柴刀,进屋给他倒了碗水。
陶十七把竹子往院子里一扔,朝他走过来,拿起就喝。
“慢点喝,还有。”一碗水两口见底,陈淮安拿着空碗目光柔和:“累不累?我再给你倒一碗?”
“不喝了。”一碗水下去足够解渴,他擦了擦嘴边的水渍:“这麽点活儿累不着我。”
陈淮安听他这麽说笑起来:“行,十七厉害。”
陶十七昂着头拿起放在地上的柴刀:“剩下的我来劈,你去搭架子。”
他们今天要把菜地都搭上苗架。
陈淮安之前种的菜,最近都长出了小苗,黄瓜和豆角都是藤蔓植株,不搭竹架很难活。
陶十七一早上山砍了一捆竹子回来,陈淮安在院子里劈。
他们家地不算多,加上陶十七的利落勤快,这四月才刚开始,他家的十亩地便全种上了秧苗。
别人还在忙着插秧的时候,他们已经有条不紊的在搭瓜豆架了。
至于陈大牛给的那五亩地,陈淮安和陶十七商量後决定,种两亩玉米和两亩大豆,剩下一亩拿来给陈淮安种辣椒。
他原先并不知道他能种出辣椒来,如今知道了,这便是一个大的商机。
所以他得多种一些,但这辣椒毕竟还没有普及,他心里也没底,所以今年只打算种一亩试试水,等他摸透了其中商机,明年再大量种植也来得及。
院子旁边原先留下的一小块地,就用不上了。
他重新翻了翻,打算种点葱蒜还有生姜,自家吃。
菜苗是一行行种的,陈淮安站在黄瓜地的前头,他先把一根完整的粗壮竹竿钉入土里,为了防止稳当,还捡了手掌大小的石头砸了砸,再拿另一根竹竿和它挨着形成一个‘人’字。
竹子可谓浑身是宝,被削下的竹皮,划成手指粗细,还能拿来当绳子。
陈淮安便用这种竹绳来捆竹竿,很轻松就把立着的‘人’字捆住。
在这行的尾端,也是如此操作,最後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横穿过首尾的竹竿,基础的雏形便出现了。
被劈好的竹片沿着每株菜苗的位置,在根茎旁边插上,竹片上方就和横杆绑在一起。
陶十七看着陈淮安熟练的动作和认真的表情,心里美起来,他相公真能干!
井井有条的瓜豆架慢慢在园子里立起来,陶十七那边忙完便过来帮他。
扶竹竿丶绑竹绳,两个人搭配起来动作利落,很快一亩地就差不多了,只剩个收尾。
陈淮安看了看天气,日头挂在正中,已经晌午。
他拍了拍身上的竹屑:“我回去把饭蒸上,待会儿初一那丫头回来该喊饿了。”
陶十七点点头,但嘴里还是说道:“那丫头天天在外面疯玩,吃饭倒是知道往回跑。”
陈淮安往旁边走了走,弯腰在地里拔了几根白菜苗。
这白菜种子生长周期短,他二十多天前才洒下种子,如今已经长出密密麻麻的小苗。
这时候的白菜苗细嫩,拔上一把,再用猪油清炒,舌头都能鲜掉。
陈淮安只往那紧密处拔,这尝鲜的同时,还能给白菜苗腾出点生长空间。
“这说明我的厨艺得到了认可。”
陈淮安刚说出这句话,院子外就传来陶初一的声音:“哥!淮哥!你们看我捏的泥人!”
她一边手各举着一个泥人,朝他们展示。
陈淮安看了一眼,那两个泥人差不多模样,都是脑袋圆圆的,身子只有脑袋的一半大,只不过其中一个的大脑袋上别着一根树叶。
嗯……陈淮安感觉这丫头捏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和陶十七。
他又看了一眼小石头手上的两个泥人,一个裙装,一个短打,能分出男女来,但那模样也没好到哪儿去。
陈淮安艰难的开口:“嗯…捏的不错。”
得了夸奖,两个小孩儿欢天喜地的在原地蹦起来。
陶初一身後跟着陈大牛夫妇。
陈大牛和苗翠兰今日一早去插秧,小石头最近好了不少,已经很长时间没再喝药,两个小孩在家待不住,就跟着他们两口子去田埂上玩。
有了玩伴,他两个也不无聊,这不,两人都滚了一身泥。
陶十七看不下去:“小花猫,快去洗脸换身干衣服,仔细着了风寒,到时候就灌你一大碗药!”
陶初一本来还乐的表情停住,转头就往屋里跑,小步子迈的飞快,小石头也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