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为右侧屋办事的一位舍人提醒道:“宝钞提举司。”
林佩道:“嗯,还有龙江盐仓批验所。”
温迎道:“这么多地方一天走得完吗?”
林佩道:“明天走不完,后天继续走,让礼部仪制司和吏部文选司各派一人来。”
温迎的神情逐渐严肃:“大人,发生什么事了?”
林佩道:“没有什么事,就是走一走看一看。”
温迎道:“是。”
林佩用半年时间铺设好调整税制的道路,意在改善底层民生,稳固大厦之基,待这第一件事已步入正轨,他紧锣密鼓地开动了中兴之局的第二事——完善科举文选,纠偏底层上升通道。
翌日,天气晴朗,艳阳当空。
官船从秦淮河往西北开,经过京城以外大片的仓库和军营。
林佩让随从发放遮阳用的大帽。
他是算好人数的,但没想到方时镜和杜溪亭两位尚书都来了,就不够了。
方时镜让给侍郎,笑着道:“人家没点我的名,我是自己跟来的,不占数。”
温迎谦让道:“反正我的官帽也摘不得,我不用,留给杜尚书。”
杜溪亭道声谢,大方地接来。
一行人在东门港下船,先到军器局视察。
由于皇帝与左右丞相探讨用人之事已经传开,工部、户部听闻消息连夜做好了应对,所以当林佩等人到场时,董颢及工部部员均已在门前迎接。
董颢道:“闻林相亲临军器局,下官及众工师如枯苗望雨,恭候已久。”
林佩笑道:“兵部常提及一种火枪叫五雷神机,未曾亲见,今日想瞧一瞧。”
董颢用眼神示意。
军器局大使拿出一张工图,当堂挂起。
方时镜道:“诶,董尚书,我们人都到这儿了,你就让我们看一张纸有什么意思?”
董颢道:“此物涉及军机,若进厂子,唉,不是下官不知变通,得有朱批。”
温迎道:“董尚书不愧掌管工事,态度严谨,令人钦佩,我等今日正是奉陛下旨意。”语罢,令随行拿出附有中书省印信和朱批的奏疏。
董颢躬身接来阅看。
林佩道:“如今正值用人之际,一是吏部将于今秋组织特奏附试,一年一度,持续三年,提拔天文、水利、军械、农学、盐政、经贸等六项专科人才,二是礼部将牵头编撰大典,兴学普学,推广切关实用的学问研究。”
董颢读完奏疏,捧起奉还,退后一步吩咐军器局大使取钥匙。
一行人穿的清一色是补子常服,随行皆有记录。
兵工厂大门打开,硫磺、硝石的气味扑鼻而来,钉锤敲打叮咚此起彼伏。
军器局大使道:“回林相,这就是五雷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