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佐证自己的观点一般,她一一列举:“结婚的女人总有操持不完的家务,还要应付随时会出现的拳打脚踢,嗯……一张钱要分两半花,赶一次场买的全是别人的东西……”
她回想着刘桂艳的生活,细细道了出来。
可是,也并非所有女人都是如此,譬如周芳……
吴妹来不再细想,总归,想来想去也只有不想结婚一个选项。
思绪回笼後,她看见周千龄洋溢浅笑的脸,弯起的眉眼里,眸光亮得像夏日的凌凌波光。
吴妹来微怔。
自己不结婚让她很高兴吗?
或许,难得找到一个同类吧。她这样告诉自己。
眼见时间不早,吴妹来嘱咐她多喝热水,不要在外面吹风後,便要回家。
起身时再次被拉住。
周千龄捏捏她的指头,不舍道:“下次赶场天,我们一起去玩。”
吴妹来从小就觉得有些女孩儿可爱得让人想要呵护,此刻处于病中的周千龄更是如此。
她笑笑,将她的手放回被窝,又仔细掖好被脚,捏捏她的耳朵道:“如果到时候,你好了的话。”
--
农村交通不便,并且村寨分布分散,很难像老蛙村一样形成小集市,所以便有了“赶场”的风俗习惯。
所谓赶场,就是大家约定俗成地在某个固定时间去某个固定地点进行商品贸易。
每个镇的赶场日都不一样,像老蛙村所在的堆屎镇,每个月的赶场日在3丶9丶13丶19丶23丶29号,赶场地点就是之前姨妈们等周千龄母女的那条街。
三姨妈听说周千龄要上街,当即问要不要给她找辆车。
“不,咳咳,不用。”周千龄换好皮靴,心情很好地对着镜子涂口红,还抿得啵啵响。
周芳坐在火边,看着她的背影,问道:“和吴妹来一起?”
“嗯。”说完,她拉开门出去,走了几步听见周芳喊了她一声。
周千龄回头,疑惑地看着她。
沉默几秒。
“感冒还没好,多加件衣服。”
“不用,今天出太阳。”
周千龄下到马路上,就见吴妹来已经过来了,不知道什麽时候到的。
今天天气好,她换了一件灰色冲锋衣,正无聊地插兜靠坐在摩托上。
听见动静,她转头,浅笑:“可以出发了?”
“嗯,怎麽不进屋?”
吴妹来错开视线,不自觉挠挠脸,道:“屋里闷,吹吹风。”
实际上是,她觉得周芳似乎不太喜欢……也不对,应该是在提防着自己,虽然不知道为什麽。
周千龄没多想,见吴妹来点了火,就自然地跨坐到她身後。
“原来你会骑摩托车啊。”周千龄不无遗憾地说道。她听姨妈说上街得走两个小时山路的时候,还想着怎麽也能拉上手聊聊天,增加增加感情。
“嗯,需要经常上街买食材。”
摩托缓缓啓动,凉风拂面,吹得周千龄又咳了几声。
“还说自己好了。”
周千龄轻笑,没答话。反正,也不能再把她送回去。
摩托车平稳地穿行在寨子里,路过几个穿苗族服饰的老奶奶和开裆裤的孩子,最後从一户人家的屋後爬上只铺碎石的大路上。
路边种着一排李子树,张牙舞爪的树枝已经隐隐有了绿意。
“春天会很漂亮吧。”
“嗯,不止路边,满山都是酸百里和野桃树的花。”
吴妹来边回答边偏了偏头。
大概是怕她听不清,周千龄说话时离她的耳朵很近,湿热的气息铺在耳後,让她尾椎骨上一阵酥痒。她甚至能感受到对方嘴唇散发的体温。
她并不讨厌这种感觉,但,有些羞涩。
也有些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