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黎明时分,高低错落的宫殿群若隐若现在黑暗与霜雪之中,天际北极星散发着朦胧飘忽的紫光,护卫着宫殿的铜狮覆了一层雪,天色将晓。
&esp;&esp;悠长古雅的钟声响彻在宫墙之中。
&esp;&esp;群臣不禁屏住呼吸,探脖仰望,浑身每一丝肌肉紧绷,甚至激动流出了泪水热泪,盼了这么久,让他们既渴盼又焦恐的心悸时刻终于到来——
&esp;&esp;陛下视朝。
&esp;&esp;沉寂已久的乾清宫,破天荒头一次亮起了升殿的灯火。
&esp;&esp;远远的仅能望见一抹霁青色的道袍头戴香冠的年轻男子,在宦官的簇拥下端坐龙椅,仙风道骨,灵风飒然。
&esp;&esp;群臣如久旱遇甘霖,冬夜逢暖炉,欣喜至极亦紧张至极,山呼万岁,三跪九叩后,泱泱几百人的场面竟无一枚落针之声,君父降临,仿佛连呼啸肆虐的霜雪收敛了嚣张气焰。
&esp;&esp;朱缙神色凝颜,一言不发。
&esp;&esp;群臣无不庄重警惕,等候上意。
&esp;&esp;时间一刻一刻流过,霜雪已令人感受不到冷了,相反燃起诡异的热,由内而外的滚热,面对至高无上的君父发自骨子里的颤抖和恐惧。
&esp;&esp;他们将君父视为神,希望普照苍生的君父能给他们一个公平的答复,解释妖妃头戴香叶冠之事。
&esp;&esp;然而,结果令他们失望了。
&esp;&esp;司礼监张全高声宣读皇帝谕旨:
&esp;&esp;“京城普降大雪,必有冤情,三法司臣僚无一上报,朋党肆诬,瞒天背主,敢欺君父!”
&esp;&esp;敕谕口吻严厉,充满杀机,蕴含着不可御的凛然冷意。
&esp;&esp;群臣相顾失色。
&esp;&esp;圣上认为离奇的暴风雪是冤情导致的,刑场之上被处斩的林静照。
&esp;&esp;三法司大员定然相互勾结串通,错定了冤案,错斩了贤妃,欺瞒了君父,导致上天震怒降下涂炭苍生的大雪。
&esp;&esp;圣上雷霆天怒,山河颤栗。
&esp;&esp;包括韩涛在内的三法司大员,凡参与审判的立即逮治入狱,褫夺官职,严刑拷打,重审妖妃,以祈平息上天怒火,停下这场灾难的风雪。
&esp;&esp;情势完全逆转。
&esp;&esp;既然上天认为林静照是清白的,之前圈批的死刑书自然不算数了。
&esp;&esp;徐青山指尖剧烈颤抖,陷入死一般的绝望,脑袋空茫茫失了分寸。
&esp;&esp;道君玩视权术的程度远超想象,妖妃祸国,叛国勾奸,道君却毫无诛杀之意,对自己多年来溺宠妖妃不思悔救,反将罪咎完全推到臣下身上,将一场偶然的暴风雪硬生生解释为上天震怒,可谓迷信顽固透顶,无药可救。
&esp;&esp;雷厉风行的一道道圣旨下去,直接将审判地位的三法司大员打为囚徒,沦落到与妖妃林静照同狱!
&esp;&esp;臣子之悲,社稷之悲!
&esp;&esp;从头到尾,道君根本不想杀林静照,三番两次的审讯给林静照穿上了庇护衣,人犯即便到了刑场照样安然无恙。
&esp;&esp;可怜臣子望穿秋水在风雪中挺跪了数个时辰,目眦欲裂,忧心如捣,到头来挨受了君父厉峻如雨点的痛批,恍恍惚惚,魂不附体,犹如被暴风雪淋透了的鹌鹑,拔光了毛的野鸡!
&esp;&esp;林静照所受到的宽纵和优诏,他们臣子连望尘莫及千中之一。
&esp;&esp;历史的进程再次验证了那个颠扑不破的魔咒——
&esp;&esp;陛下是妻控。
&esp;&esp;不要试图在林静照身上做文章。
&esp;&esp;妖妃之所以称为妖妃,大有原因。
&esp;&esp;……
&esp;&esp;因为天降暴雪,疑似有大冤,妖妃的腰斩暂停,后续再审。
&esp;&esp;冬降暴雪乃是正常天象,偏偏被陛下捉住大作文章,上纲上线。
&esp;&esp;妖妃的死刑失败并不全是臣工的过错,她诡异地头戴香叶冠身披道袍的事,陛下怎么不解释?
&esp;&esp;圣上已经是用一己之念操控司法了。
&esp;&esp;继费观之后,刑部尚书韩涛再度被逮治入狱,似乎隐隐释放了一个信号:陛下并不希望妖妃死,妖妃案该往截然相反的一个方向判。
&esp;&esp;再这么继续判下去,整个司法界都沦为阶下囚。以前百官找错了方向,违拗了显清宫那一位的圣意,焉能不被整治。
&esp;&esp;诏狱。
&esp;&esp;林静照寂然坐在牢室中,盯着在空中飘忽若无的点点磷火。
&esp;&esp;厚厚的狱墙如屏障挡住了风雪,挡住了外界的消息,她又死不了了。
&esp;&esp;在这场圣上与文官集团旷日持久的斗法中,她夹在中间做了牺牲品。
&esp;&esp;她曾说不想在牢狱度过这个寒冬,最终还是没能实现。片片雪花飘进狱室,深冬了,她仍然囚此,无穷无尽,呼吸着严冷干燥的空气,愁心一谢如枯兰,不杀不赦,度日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