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剑出鞘讲的什么 > 第5章(第1页)

第5章(第1页)

他甚至在徽山脚下留了一处屋所,专门庇护一些尚无力与妖兽抗衡的精怪,每次下山,那些精怪跳着脚,嬉皮笑脸地与他打招呼,他总是温和回应。

他只有在练剑的时候凌厉。

姜遇每每看他练剑,都觉得神往。

一个雪夜,姜遇睡不着,捡了一根枯枝,学着姜瑕的样子,在雪地中比划,姜瑕披衣看见,笑问:“期期也想学剑?”

姜遇看着悬停在他身后忽明忽闪的云灯,点点头,小声问:“可以吗?”

“自然可以。”姜瑕说,“那我教你。”

姜瑕虽然时常指点旁人,除了徐知远,他不收弟子,也很少长久地教人,姜遇知道他身上似乎有什么旧疾,偶尔听见他在寒夜里咳嗽,偶尔老太君会问他,身子怎么样了。

但她没有在意,姜瑕是仙人不是么。

她甚至不知道像姜瑕这样的剑师,教她这种小娃娃,还要从最粗浅的人间功夫教起,简直是暴殄天物。

她只是笨拙地跟着学,姜瑕如果不在,她就跟着师兄学。

冬去春来,姜遇在姜家的第十个年头,可以择剑了。

在姜家,弟子学好剑诀,筑基之后,便可以挑选独属于自己的灵剑。

灵剑都是有脾气的,念了“剑引诀”后,剑若出鞘,这柄剑就是自己的佩剑了。

十四岁的少女站在庭院中,旁边是她的师父与师兄,眼前的香案上搁放着三柄佩剑。

然而姜遇念过“剑引诀”后,三柄灵剑纹丝不动,再念,还是不动,又念数次,姜遇急了,忍不住上前拔剑,三柄灵剑仿佛有千钧之力,连生拔都拔不出来。

徐知远的脸上闪过一丝讶色。

这三柄佩剑是他和姜瑕精心挑的,莫要说筑基,但凡会引灵入体,就可以轻易拔剑,师妹何以……

他不愿姜遇伤心,很快收起了这抹讶色。

姜瑕抚了抚姜遇的发梢,温声劝慰:“没关系,兴许是我挑的灵剑不够好。”

徐知远也说:“小师妹,来年春祭,我若成为守山人,一定为你请一把好剑。”

中土大地有不少玄门世家信奉春神,姜家也不例外,每年春祭前夕,家主会在族中挑选最出色的十二名弟子,赐予他们每人一盏云灯,持有云灯的人,便是守山人。

守山人除了要在春祭日放飞云灯,问来年福泽,还能够免去通禀,自由出入徽山,倘若能在接下来的试炼中拔得头筹,甚至能够远去伴月海,跟随仙盟外出降妖除煞。他们这样出色,因此,新晋的守山人,自然可以在孟春大典上向家主提一个不难实现的愿望。

隔年的孟春大典就在春祭的三日后,徐知远身后悬着云灯,腰间佩剑,拜在家主姜簧跟前,“老太君,弟子的愿望不是为自己求的,是为师妹,请老太君打开剑库,为弟子师妹赐剑。”

这年的徐知远二十一岁,已经长成一个英挺的男人。

他是姜瑕的独传弟子,本已十分受人瞩目,这话一出,大殿中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姜瑕这边。

“你师妹?”姜簧蹙眉。

据她所知,姜瑕除了徐知远,不曾正式收过任何弟子。

姜遇也有些害怕,不单单因为她被数百人同时注视着,那些投来的目光更多的是诧异的,质疑的,不屑的。

水鸣涧与其他洞府鲜少接触,虽然姜瑕对外提过自己收了个养女,那些人多少是不信的——凡间捡来的小丫头,谁会悉心教养?姜瑕什么身份,常人岂能高攀?兼之姜瑕的性情不爱与人解释,那些飞短流长又传不到水鸣涧,久而久之,徽山中的许多人便把姜遇当成了水鸣涧里的小侍婢。

姜遇紧张极了,她抿紧双唇,不知道该怎么上前。

这时,有人轻轻地推了推她,姜瑕的声音温柔到竟有一些腼腆:“我女儿,请家主指点。”

春祭(二)

可惜那日,姜遇是空手从剑库出来的。

孟春大典散了,姜簧单独留下姜瑕,摇头道:“这孩子,与剑无缘。”

姜瑕不解:“师尊这是何意?”

剑库中的灵剑数以千计,难道姜遇一把都没有试成?

“数千灵剑,无一出鞘。”姜簧说,随后长叹一声,“这世间,有人天生仙骨,也有人钻营诡道,还有一些人,生来灵根奇异,本身就与某种法器不合,你这个养女,大概天生与剑不合。”

“怎么会?”姜瑕道,从来温和的眉眼露出一丝忧虑,“我测过她的根骨,谈不上极佳,绝无任何异样,不可能连柄灵剑都拔不出。”

孟春殿外春夜阒然,姜簧淡淡道:“这天地之大,多少诡谲难测之事,岂容我等轻易探知因果?你是修道之人,越往前行,越该知道敬畏无常,她与剑道相悖,乃是天命使然,与其逆流而行,不如趁早放弃,回头是岸。”

姜瑕的手握紧剑柄,神色黯淡下来。

这一夜,姜遇却并不觉得太难过。

或许在剑库里拔不出剑时,她是伤心的,但更多的烦恼,都被姜瑕那句“我女儿”给抚平了。

初春的夜,姜遇和徐知远并肩走在回水鸣涧的山道,她仍背着最初那把一点灵力也没有的木剑,清朗的月光洒下,她甚至有一些雀跃,时而去看春夜悄然绽放的早樱,时而静听路边惊蝉的动静。

徐知远不知道她是不是害怕自己担心,所以故作开心,他忽然顿住步子,“期期,半年后,我会跟老太君请命,去仙盟历练。”

姜遇知道仙盟。

这世间有许多修道门派,这些门派缔结起来,就叫仙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