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李芽芽的不一定是是套路,也可能是套话。
“你说他这人是不是事特别多,我承认,答应了约他吃饭尽管最後没有约成,但我都是有正经原因的,我也给他发微信说了,然後他一个字都不回我,真没有礼貌。”
“你的意思是你回家碰到林景了?”
“对啊,我没跟你说吗?也是倒霉,两年没回去好不容易回去一趟还碰到了他,真是倒霉。”
姜一附和了一声,“确实是倒霉。”
“那你喜欢他吗?”姜一试探。
“不喜欢。”李芽芽回答的干脆,没有丝毫犹豫,直截了当。这倒是把问话姜一一下子搞得不知道该说点什麽好了。
“上学的时候也许是有点喜欢吧,但是你说,谁上学的时候没有喜欢过那种公认的学习又好长得又好看的男生,更何况这人还跟你做同桌,一做做了近两年。然後你们高考的时候还约了去一个城市,虽然没去成。但人家还陪着你去了新学校报道,你说说,那时候不喜欢他我指定也是有点毛病。”
李芽芽说的,听起来没有道理但确实也是这麽回事。
原来他们是有这麽层关系在这里边。
所以算是青梅竹马?
没关系,竹马一般都干不过天降,他是天降。
哎,不对啊,那李芽芽跟他一般大的话,按理说也是今年大学毕业,那这麽会已经在这里工作了那麽久了。
李芽芽的秘密,什麽时候能跟他分享?
“你在哪儿上的大学?”犹豫了一下,姜一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如果你不想说没事,我就是随口一问,我——”
“海城,一个沿海的城市,一个学校门口有公交车可以直达海边的学校。”
那为数不多的大学时光,李芽芽最开心的时刻,就是空闲的时间和舍友一起,坐着公家车去海边。公家车行驶缓慢,可李芽芽从不觉得慢,几个人有说有笑,只是感慨时间过得太快。
最後一次见面,是李芽芽去办退学手续的那天。
总说会再见,会再见,可谁又能想到,再见面,是这样一幅情景。
那天,她们翘了课,又一次坐着校门口的那趟公交车去了海边。只是路上没有人叽叽喳喳,没有人有说有笑。
公交车仍旧晃晃悠悠,沿着长长的海岸线,海风吹来,透过车窗,轻抚在每个人的脸颊。好像它也在用这种方式诉说着自己的不舍。
最後。李芽芽从海边直接离开了这座城市。
是没有遗憾是假的,但人生不就是这样的吗,总是遗憾大过圆满。路是自己选的,她要每一步走的都算数,她要不回头,往前看。
那些过往没有什麽不可提及,她就是只上了不足一个月的大学,她就是欠了很多债一直在努力打工,她就是这样,仅此而已。
“海城?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我是海城人。”
“没有。”
“原来如此,但你看咱俩是不是很有缘分,一个环山人,一个海城人,你又在海城上过学,兜兜转转又在这儿认识了,是不是也很有缘分。”
姜一总是这样,话题转换的很快,不让尴尬的问题发生。
很多事情,很多方面,李芽芽脑回路是慢一点,但她不是傻,自然明白姜一的好,无论她接受或者不接受,或者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那个好,是切切实实的存在的。
她没有办法否认。
火锅吃的愉快,两个人的关系不知不觉间也就亲近了许多。
饭後,姜一主动承担了收拾碗筷的工作,李芽芽乐得清闲,就躺在了阳台的摇摇椅上晒太阳。
这把摇摇椅是房东留下来的,房东是个很和善的老太太,年纪大了,去了孩子家养老,房子租给李芽芽是低于市场价的,她看李芽芽有眼缘,再加上一个小姑娘,她也放心。
阳台上还有一些花花草草,也是房东老太太留下的,李芽芽也一直悉心照顾着,比照顾自己还用心。
饭後,摇摇椅,晒着温暖的阳光。李芽芽不知不觉间就睡了过去。
姜一收拾完东西出来,看到的就是李芽芽睡着的身影。
阳台开着窗户,姜一担心她受凉,去了卧室想着给李芽芽拿个东西盖一下。
进卧室的瞬间,看到眼前的场景,也是被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便利贴和纸条,写满了英语单词。小小一张桌子上,堆着满满的书,各式各样都有,最上边是一本被翻开的全球地理书刊。
卧室不大,一览无馀。
姜一从床上拿了毯子,小心翼翼的盖在了李芽芽身上,睡得正香。小小一个人,蜷缩在摇摇椅上,让人心生可怜。
没忍住,拿出手机,偷拍了张照片。
然後转身又去了卧室,拿起来那本全球地理,回了客厅,坐在沙发上给你,认真的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