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spring up > 约定(第2页)

约定(第2页)

他告诉我微观经济考砸时有多崩溃,告诉我和那些目标明确的同学相处时有多格格不入,甚至告诉我当初选择金融时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恐惧。

我在那头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也不会打断。

我只是在他哭得说不出话的时候,轻轻说一句:“我在听,你继续说。”

等到周禹的情绪慢慢平复,我才开口,声音沉稳了许多,也隐藏了很多:“小禹,听着。选择没有对错,难走的路才是上坡路。你很棒,比你想象中要坚强得多。你不必觉得对不起我,我能理解你的压力。”

我顿了顿,继续说:“但是,我们不能这样下去了。距离和学业不是问题,但沟通和分享如果断了,就真的完了。”

“那我们该怎麽办?”周禹问,我已经分辨不清他现在是什麽情绪了。

“我们约定好不好?”我看着屏幕里的他,眼神认真,“再忙,每天睡前也一定要通个电话,哪怕只有五分钟,就说今天发生了什麽,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要说。不要觉得是打扰。”

“每两周,至少见一次面。路程远没关系,我们轮流去找对方。见面的时间,谁也不许带作业,不许想学习,就好好在一起,像以前一样。”

“还有,试着了解一下彼此的世界?你可以给我看看你的模型虽然我看不懂,但我想听你讲。我也可以给你讲我的画,哪怕你觉得抽象。”

我的提议尽量做到具体而踏实,却瞬间驱散了周禹心中的迷雾和恐慌。

他用力点头,脸有点红:“好,我答应你,我一定做到!”

那次深夜的视频通话,像一次彻底的情感和解与关系修复。

我们坦诚地暴露了各自的脆弱和不安,也找到了应对距离和差异的方法。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开始努力践行约定。

即使再忙,睡前的五分钟电话也雷打不动。

有时是周禹一边吃外卖一边抱怨小组队友划水,有时是我一边削铅笔一边吐槽教授的苛刻要求。

虽然只是琐碎的日常,却重新连接起了彼此的生活。

见面依然不易,但变得更加珍贵和有质量。

我们真的会把学习和工作抛在脑後,全心全意地享受在一起的时光。

有时是我带周禹去逛798艺术区,看各种奇特的展览;有时是周禹拉我去国家图书馆,安静地看一会儿书,然後一起去吃好吃的。

我依然会给他画画,画他在图书馆打瞌睡的样子,在地铁里靠着我肩膀补觉的样子。他则开始用手机记录我认真看画册丶或者和街头艺人交流时的侧影。

周禹尝试着给我讲他学的期权期货,虽然最後总是变成“总之就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啦!”;我则给他讲後现代艺术的解构与重构,最後也通常以“反正就是一种感觉!”告终。然後两人会为这种“鸡同鸭讲”笑得前仰後合。

笑过之後,虽然依旧不懂对方专业的深奥,却奇妙地感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理解和接纳

我或许不懂你的世界,但我愿意倾听,并为你在其间的奔跑而喝彩。

北京的冬天很冷,风很大。

但每次见面,分别时那个温暖的拥抱,似乎都能积蓄起足够的热量,支撑我们度过下一个两周的忙碌和思念。

学期末,周禹迎来了金融数学的终极大考。考试前一晚,他紧张得几乎失眠。深夜十二点,他收到我发来的一个压缩文件。点开,里面是一张张精美的电子手绘卡片。

第一张:一个Q版的小周禹,头上冒着蒸汽,正在和一堆写着“Σ”丶“∫”的符号怪物战斗。配文:【数学怪物!退散!】第二张:小周禹坐在堆成山的书堆上,戴着博士帽,神气活现。

配文:【金融之王!驾到!】第三张:是我画的那幅《九月·初见》的Q版,两个小人手拉着手。配文:【别怕,我一直都在。】最後一张:是空白的,只有一行字:【考完了,这里给你画满分!】

周禹看着这些画,又哭又笑,所有的紧张和焦虑仿佛都被这些温暖的笔触抚平了。她给他发信息:“真不知道该怎麽说你,张宸之。我当然能考一百分。”

我回:“你当然能。我的天神,无所不能。”

异校恋,像一场需要不断调整航向丶补充燃料的远程航行。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它考验的不仅仅是爱情的热度,更是彼此的耐心丶智慧和共同成长的决心。

那个冬天,我们磕磕绊绊地学着掌舵,虽然笨拙,却因为紧握着彼此的手,而拥有了穿越冰海丶抵达春天的勇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