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springboot框架介绍 > 广阔(第1页)

广阔(第1页)

广阔

那条绝对笔直的线与旁边混乱的交错痕迹,以及中间那个巨大的问号,在工作室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它不像一幅草图,更像一个宣言,一个亟待探索的坐标。

王锐的出现,像在喧嚣的世俗洪流中投下的一颗定锚。聚会後没几天,他果然发来了邮件,不是寒暄,而是附了几篇关于新型复合材料的论文摘要,以及他个人对材料在不同应力下形态变化的一些猜想。邮件写得极其严谨,像一份缩略版的研究报告。

「不知对你的创作是否有啓发。仅供参考。」

我仔细阅读了那些充满公式和图表的摘要。一些关于材料记忆效应丶相变行为的描述,让我联想到创作中材料本身所携带的“历史”与人为施加的“秩序”之间的动态关系。这种跨界的视角,像一束光,照亮了之前仅凭直觉摸索的暗处。

我回复邮件,没有客套,直接提出了几个基于他提供的概念的艺术化构想,比如是否可能利用材料的记忆效应,让一件被强行扭曲的物体,在特定条件下部分恢复原状,从而形成一种关于“创伤与修复”的时空对话。

王锐很快回复,对我的构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可行性,指出了几个需要克服的难点,甚至推荐了几种可能适合的实验室级别材料。

这种纯粹基于智识碰撞的交流,高效而令人兴奋。它无关人情世故,无关市场价值,只关乎对未知可能性的共同好奇。我们约定,等他手头一个关键实验告一段落,可以找时间见面详谈。

这股来自科学领域的清风,让我对创作有了新的期待。但生活似乎总喜欢维持某种平衡。林助理带来一个消息,之前一直低调无声的李薇,似乎有了新的动向。

“她注册了一家小型文化咨询公司。”林助理将一份简单的工商注册信息放在我面前,“主营业务看起来很杂,包括艺术品投资咨询丶艺术家经纪丶展览策划等。注册资本不高,目前看来规模很小。”

我看着那张纸,上面冷冰冰的打印体写着李薇的名字。经历了陈洄的“真相揭露”和同学聚会上确认她的缺席後,这个名字已经很难再在我心里掀起大的波澜,更像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丶已知的风险因子。

“她这是……换了个赛道,还是换汤不换药?”我淡淡地问。

“目前信息有限,难以判断。”林助理推了推眼镜,“但从她选择的业务范围看,与您所在的领域有重叠。需要保持关注吗?”

“不必主动关注。”我摇摇头,“但如果有任何迹象表明她试图接近基金会丶我母亲丶或者我合作过的任何机构及个人,立刻告诉我。”

“明白。”林助理收起资料,“另外,之前您支持的那位用老屋材料创作的艺术家,项目遇到点麻烦。当地施工队无法理解她的创作意图,在处理老砖瓦时方法粗暴,损坏了一部分关键材料。她情绪有些崩溃。”

我的心一紧。这种来自现实执行层面的挫折,往往比观念上的质疑更打击人。“资金上能支持她重新收集材料吗?”

“资金不是主要问题。是时间和情绪。那些老材料独一无二,损坏了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替代品。而且工期可能会延误。”

我沉吟片刻。艺术创作,尤其是这种与特定地域丶材料紧密绑定的创作,其脆弱性正在于此。“把我的联系方式给她。我跟她聊聊。”

当晚,我接到了那个女孩带着哭腔的电话。她语无伦次地讲述着施工队的笨拙丶材料的损失丶来自家人的不理解……我安静地听着,没有急于安慰或给出方案。等她情绪稍微平复,我才开口,讲的不是大道理,而是我自己在德国工坊里一次次失败丶一次次与难以驾驭的材料角力的经历,包括那幅差点被链条毁掉的画。

“你看,”我说,“意外总是会发生。有时候,意外会毁掉一切。但有时候,意外会逼你走出舒适区,发现新的可能性。那些碎掉的砖瓦,也许可以成为另一种拼贴的元素?或者,这种‘不完美’和‘破损’,本身不就是你想要表达的‘消失的记忆’的一部分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良久。然後,我听到她深吸一口气的声音:“……张老师,谢谢您。我……我再想想。”

几天後,她发来了新的方案草图。她决定将损坏的材料也纳入创作,用金缮(一种用金粉修复陶瓷的工艺)的理念,用现代金属材料去“修复”那些破碎的砖瓦,形成一种更具张力的丶关于时间丶记忆与修复的对话。

新方案比原方案更加深刻和动人。

我将草图转发给林助理,附言:「後续资金全力支持。告诉她,这个想法很棒。」

处理完这些事务,我重新站到工作台前。看着纸上那条直线丶那片混乱和那个问号。王锐的材料理论,女孩项目中的“修复”概念,陈洄雕塑中的理性与温度……所有这些碎片,在我脑中碰撞丶发酵。

我拿起一块平时练习用的丶光滑冰冷的标准铝板。

又拿起一把沉重的锤子。

但没有砸下去。

我找来一台小型的丶可精确控制温度的加热枪。

然後,我根据王锐邮件里提到的一种合金的相变温度区间,开始对铝板的局部进行精确的丶缓慢的加热。

铝板在高温下微微变形,颜色发生变化。

我观察着,记录着。

这不是宣泄,而是实验。

是尝试用理性的知识,去引导和触发材料的某种“内在性格”。

过程缓慢,需要极大的耐心。但每一次微小的丶可控的变化,都带来一种巨大的智力上的愉悦。

我知道,距离下一件成熟的作品诞生,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的失败。

但这一次,

我手中握着的,

不只是锤子和焊枪,

还有科学的罗盘,

和来自不同角落的丶微弱的但真实的回响。

窗外的城市依旧喧嚣。

但我的世界,

正变得越来越安静,

也越来越广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