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太!”
大丫连忙迎了上去。
二姨太环视了一圈布置得雅致清爽的铺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恰好,一个路过的妇人被铺里的绣品吸引,走进来问道:“小姑娘,这个绣着兰花的荷包怎麽卖啊?”
大丫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半天说不出个价钱来。
二姨太看在眼里,笑着走上前,自然地接过话头:
“这位大嫂好眼光,这可是我们铺子最好的绣娘,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您看这针脚,多细密。“
“这兰花,绣得跟活的一样,这荷包,我们卖一百文一个,不过看大嫂是第一个客,给您算八十文,讨个好彩头,您看如何?”
那妇人一听,高高兴兴地付了钱。
打发了客人,二姨太才把大丫拉到一旁,温和地说道:“大丫,你这手艺是顶尖的,可这做生意的本事,还差得远呢。”
她耐心地教导:“开门做生意,脸皮要厚,心要细,嘴要甜。价格不能定死了,要学会看人下菜碟,遇到爽快的,可以让利一二,遇到斤斤计较的,你得把东西夸出花儿来,让她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
“还有这账目,更是一点都马虎不得。”
她说着,让张妈妈从马车上请下来一位看起来十分精明干练的中年男人。
“这位是王先生,是府城里有名的大账房,我特意请来帮你的,以後铺子里的账,就交给他,你也能学着点。”
大丫听着二姨太这番推心置腹的话,又看着眼前这位气质不凡的王先生,感动得眼圈都红了,她知道,二姨太这是在真心实意地为她铺路。
她从柜台里,取出一个用锦盒装着的东西,双手奉上。
“二姨太,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
二姨太打开一看,是一柄精美绝伦的团扇。扇面一面绣着雪中寒兰,风骨卓然,另一面,却绣着几株迎风摇曳的春兰,生意盎然。
双面异色异样,巧夺天工。
“好巧的心思!”二姨太爱不释手。
後来,在一次知州夫人的赏花宴上,二姨太正是凭着这柄双面绣团扇,引得满座贵妇惊叹羡慕,纷纷打听是哪位绣娘的大作。
风骨绣庄,还未正式开张,便已经在县城的上流圈子里,一扇成名。
平江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飘出了葛粉羹的清香。
村民们端着碗,吃着这来之不易的食物,心里对东院一家的感激,又深了几分。
东院的院子里,冯兰看着女儿们叽叽喳喳地分享着铺子里的趣事,看着丈夫脸上踏实的笑容,心里一片安宁。
她知道,苦日子,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