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推理大师
很快,辛骁收到了勇向东无法确认的答复:展会上那份严实如阿拉伯妇女般包裹的视频截图,与多年前那张陆沉舟女友因怀孕发福的半身照相比,看不出任何相似之处。
对于这个结果,寂峰早有心理准备—仅凭一双露出的眼睛,谁能辨别是否同一人呢?没想到的是,勇向东多年前见到的那张照片,是半身照。
回支队的路上,他接到派出所赵所长打来电话,经过两天不间断走访排查,没有发现女大佬的丝毫踪迹。管片民警与当地村委会对村内常住人口了如指掌,一致确认并无此人。赵所长据此推断,女大佬仅将车辆停放在海蛟村,实际并不在此居住。因此,派出所明日将铺开对邻近的唯一社区—戚家沟社区的逐户排查。只是这社区由多个拆迁村合并而成,体量庞大丶人口稠密丶构成复杂,不仅是海龙街道规模最大的社区,更是治安管理的重点区域和难点所在。
把车停稳後,寂峰边往办公室走边感谢赵所长。他明白,赵所长这个电话的目的是跟他要支援。他答复赵所长,马上向领导汇报,给派出所增派警力。
“江队长,”寂峰敲门走进江波的办公室,看到江波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您现在有时间吗?能否召集一个案情分析会?”
“没问题,有新情况?”对于寂峰的请求,除了之前对蓝家的贸然行动之外,江波向来是有求必应。
寂峰走出江波办公室,“啪啪”用力拍了两下手掌,“大家把手头的工作暂时放一下,去会议室开案情分析会。”
大家坐定後,寂峰首先发言,先是通报了赵所长刚才电话里的内容。对于赵所长主动将排查范围扩大到戚家沟社区的担当精神,江波非常赞赏。当场表态散会後去找局领导,申请派治安支队支援南夼里派出所。
对于女大佬将车停在海蛟村,却不是海蛟村的居民这个异常举动,一致认为是她有意为之。
“又耍花招。”辛骁说道,“她绝对有问题。”
“看来,我们遇到一个反侦察能力非常强劲的对手。我认为,不排除车上遗留的名片也是她故意留下,是干扰我们查找她的‘道具’。”寂峰对女大佬反侦察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寂队,真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个女大佬的确不是一般的对手,她的分析推理和心理博弈能力甚至可以与你匹敌,确实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辛骁非常理性地说道。
“我认为,虽然她故意在误导我们,但的确存在整容的可能性,只是时间和地点无法确定。”顾晓铮冷静分析道。
寂峰点点头表示认可他俩的发言,“我知道辛骁这样对比我和女大佬,是给我留面子。通过这几次接触,她每一步棋都能走在我前面,总是能预判我的预判。说来惭愧。”
寂峰环顾四周继续说道,“既然她如此机敏过人,那麽我们能发现脚垫下面的名片,她应该也能想到或者发现。况且之前她已仔细清理过车内,她深知警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所以,我认为那张名片是个幌子。”
看大家听得非常投入,他继续说道,“可能有人不认可我的推断,那麽请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美容院水平再高,也只能改变容貌,很难改变身材。以这位女大佬的智商,她不会想不到,她也很清楚自己的身材如鹤立鸡群,辨识度很高,整容对她意义不大。鉴于以上两点,我推测,无论这张名片是否有意让我们发现,她做整容的可能性都不大。所以,我们应该果断放弃美容院这条线索,将注意力集中到排查戚家沟社区。”
“之前,我还判断她会去韩国做整容手术,经过寂队长的分析,我也觉得她不会做整容了。”顾晓铮说道。
“去韩国对她来说存在一个潜在风险,”寂峰转向顾晓铮,“若她整容过度,出入境时将面临核查,必然要与边防或海关部门接触。而这,正是她极力避免的。”
“这个社区与海蛟村仅一路之隔,且是唯一与之相邻的社区,女大佬藏身于戚家沟社区的可能性极高。”辛骁如是判断。
“把车停在邻村,人却住在隔壁社区,太鸡贼了。”纪川说道。
“这里不仅人口密集,人员构成复杂,早年更是偷渡客的集散地。排查难度极大,要多借助当地居委会的力量。”江波提出自己的看法。
“确实如此,”顾晓铮证实道,“我有亲戚住那儿,那绝对是个超大型社区,据我所知,里面有六七个居委会。”
江波最後总结道:“首先,寂队长不必妄自菲薄,女大佬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人家本来就有先天优势;第二,我同意寂队长放弃美容院这条线索的意见,认可他做出的推理判断。这也再次体现了寂峰同志极强的推理能力;第三,从现在开始,支队全体外勤民警,都要入驻戚家沟社区,协助当地派出所排查。另外,在社区所有出入口设置关卡,要求排查不漏一户,出入不落一人。尤其是与女大佬年龄相仿的女性居民,更要重点筛查。出入社区必须严格登记,必要时出示身份证件。否则,我们派出的人再多,四处透风漏气,岂不是白费功夫。”
江波总结得非常到位,拟定的措施也极为严谨务实,所有人都在内心认可这个方案。
“江队长,我有一个建议,”纪川发言道:“我们逐门逐户排查走访,为了不引起居民的反感,最好有个合理的理由。”
“川儿,你啥时候也变得这麽细心了?提醒得很到位啊。”江波爽朗地笑着说道。
“我想,就以暂住人口登记这个理由吧,”江波说,“我们毕竟是找人,别的理由未免牵强。再说,这个社区,的确需要对暂住人口进行一次彻底清查,跟这次参与排查的派出所丶治安支队丶户籍,都有关系。出入口登记也是这个理由。”
衆人听後,一致点头同意。
最後,江波像是做动员:“同志们,刚才大家说的都很好,根据大家的发言,这个女大佬极有可能住在戚家沟社区。接下来是场硬仗,考验各位的关键时刻到了。当然也有有利条件—目标人物是瘦高个,相对容易辨认。大家辛苦了,散会。”
加上江波在局领导争取到的四名治安支队民警,共有二十多名民警参与戚家沟社区的排查和设卡登记。看似为数不少的民警,投入到偌大的社区,竟未泛起半点水花。
再过两天就是清明节,寂峰记得勇向东说过,每年这时候都要去为陆沉舟扫墓,“同学间能有这份情谊,真的是难能可贵。”按捺住内心的悸动,他拨通了勇向东的电话。对这位重情重义的同学,他同样抱有好感。勇向东果然没有辜负他这份好感,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寂峰的请求:扫墓时,如果有沉舟女友的蛛丝马迹,一定及时告诉他。
遵照寂峰的“慢工出细活”的意见,戚家沟社区的排查工作平稳有序,要质量,不要速度。他深信,只要“口袋”扎紧了,再狡猾的猎物迟早都将是猎人的“盘中餐”。
难得有片刻闲暇,寂峰独自坐在警车里,望着民警挨家挨户排查的身影,鲁院长那句“事缓则圆”的哲理叮嘱再次浮现心头。连他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早已不是从前那个‘没正形’的寂峰了”——短短十个月竟能让人脱胎换骨,他不禁心生感慨。
由此,思绪又飘向华爱玲。忽然,他意识到好像春节後一直没联系。这似乎不太寻常,毋庸置疑,这不是华爱玲的风格。
他赶忙拿出手机,查看她的动态。一条半月前发送的朋友圈浮现在眼前:“佛说:只有很深很深的缘分,才能在同一条路上走了又走,同一个地方去了又去,同一个人见了又见。”
看着这条朋友圈,寂峰沉思许久。他放下手机,双手抱头趴在方向盘上。
蓦然,一股酸楚涌上心头,仿佛那句话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他与华爱玲的过往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那些肆意的欢笑,无拘的调侃,默契的配合,如今只剩下难言的滋味。此刻,纵是超脱如圣僧的他,也不禁在心底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
他再次缓缓拿起手机,在那条朋友圈下面点开了评论:“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发生,让树成树,让花成花。”
他推开车门下车,扑面而来的春寒令他心头一阵绞痛。他不由自主地蹲下身去,眉头深锁。这痛楚,不知是期盼已久的释然,还是内心真实的映照……
社区的排查工作已经推进至第三天,每日进度汇总显示,排查还不到三分之一。清明节已过,没有等到勇向东的电话。
六个社区出入口,由于人手不足,每个出入口只能安排一人值守。不得已又紧急从市局借调了六名协警,至少保证值守人员有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
对于那名女大佬,经过辛骁独自走访六个居委会,除了一人“好像见过”的模糊印象之外,其他均称没有见过。也难怪,社区的确太大了,并且每天都有人员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