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同学是真凶
寂峰接着说道:“第一,卷宗显示凶手名叫林晚棠,所有指向林晚棠的物证——包括照片丶DNA丶脚印丶指纹丶摩托车丶群衆指认,以及在他家搜出的失窃物——都证明是这位汽配店老板杀害了沈昭然;第二,我去伊什疆看望林晚棠父母时,知道了林晚棠就是陆沉舟,但当时不知道陆沉舟卧底的细节,所以,仍然有很多疑问;第三,根据您方才提及的陆沉舟卧底身份,结合其父母介绍与毕业合影,证实林晚棠即是陆沉舟无疑;第四,若监控照片清晰度不足,那张营业执照申请表的免冠证件照则极为清晰——是沉舟。”
“所以A=B,B=C,A=C,结论成立。”寂峰用一个简单明了的数学公式总结道。
沉闷了半晌,杨加旭说道:“我大概明白了,你的推理逻辑非常缜密,环环相扣,没有任何疏漏,唉—”
“还有一个佐证,林晚棠去世的时间和陆沉舟去世的时间高度吻合,并且是同一所医院。”
“寂队长,你刚才说到卷宗,我想知道卷宗里面有没有沉舟的照片?”
“当年案发後,林晚棠没几天就进入昏迷状态,很快人就没了,所以案卷里面没有留下他的照片。”辛骁向杨加旭解释道。
“这一切,看起来像是精心策划的。”杨加旭感慨地说道。
寂峰想了想,点头说道:“其实,我们的证据链还有一个缺失,除非您当年亲眼见过沉舟的遗体。”
“我明白你的意思。”杨加旭略一停顿,“对于当年的侦破结果,局领导非常难以接受干警出现这样的事情。加上当时因为贩毒案还没告破,出于保密的需要,就安排我以沉舟家属的名义办理了认领遗体和殡葬手续,我是亲眼见过遗体的,没错,是沉舟。”
“唉—这到底是什麽情况?”寂峰最後一丝幻想被打破,证据链完整闭环,是他们三人共同拼凑出的。
“那麽,根据我的理解,墨岛市局应该是因为此事不容易定性,所以即使贩毒案告破以後,也没有公开真相是吗?”辛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另外,沉舟除了失联的父母,没有其他的家属,所以,公布真相也没有太大的必要。还有,局里也考虑到维护局里和干警的形象,对外宣称陆沉舟离职後去世,也没有举行告别仪式,最终选择封存这段历史。”
“我想,应该还有对侦破结果心存疑虑这个因素吧。”寂峰说道。
杨加旭再次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心存疑虑的不仅是贵局领导,当年参与侦破此案的很多干警还有警察学院的鲁院长,都感觉疑点重重。在鲁院长的努力下,此案三年前得以重啓调查。”
“我也是在昨天,江队长给我打电话时才知道案子重啓调查了。”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陆沉舟化名林晚棠是以经营汽配门市部作为卧底身份的掩护是吗?”寂峰问道。
“是的。那个贩毒组织非常残暴狠毒,为了保护陆沉舟,我们在办理营业执照时所做的材料天衣无缝,连陆沉舟的户籍都做了技术性的处理。并且出于多种考虑,将汽配门市部的注册地址选在了岚谷而非墨岛,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沉舟。”
“唉,真是离了个大谱,沉舟。。。。。。”辛骁在一旁难以置信地说道。
“杨队长,您能推测出点什麽原因吗?”寂峰继续问道。
“这麽多年了,我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杨加旭答道。
“您对沉舟的个人生活了解多吗?”寂峰问道。
“由于沉舟性格的原因,我对他个人生活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一个人生活,因为女朋友的事情与父母闹翻了,很少联系。他去世後,女朋友也不知道怎麽样了。”
“我这次去伊什疆,见到了沉舟的父母,两位老人真的很可怜。。。。。。”说到这,寂峰又忍不住红了眼眶。
“唉—”又是一声重重的叹息後,杨加旭不知该说什麽。
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後,寂峰继续说道:“杨队长,您是前辈,关于这件案子的背後,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沉舟是一个非常敬业,责任心很强的干警。卧底期间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像是他的本意,即使知道了自己身患重病,也不至于做这种事。另外,沉舟也不是把金钱看得很重的人,我认为,首先应该排除谋财害命这个可能。至于仇杀或情杀,可能性也不大,我个人倾向是出于某种特殊的目的。”
对于杨加旭这位资深刑警队队长的意见,寂峰打心眼里是非常认可其专业性的。于是想继续听听杨支队的意见:“之前我们的调查重点是蓝家,将蓝家假想为幕後指使,但随着蓝家案子的侦破,这种可能性也基本被排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