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为妾的自我修养九月 > 第45节(第1页)

第45节(第1页)

“爷你是想从这书当中学习经验教训。”

“不错。”贤王大方的承认了。“高祖爷可是把这句话写进了我们家的祖训的。为的就是让子孙后代不要重导以往朝代的历史,让我朝一直绵延下去。”

这本《史书》可是皇家的必读之书。

苏曼听闻之后,突然觉得前辈还是有些天真了。他这样做,应该也是想防后代不思进取,最后被其他的农民起义给灭了。所以想让子孙后代,要吸取其他朝代的教训,不要走上他们的后路。

想法是好的,不过结果怕是会不尽人意吧。

“那爷你看过这书之后得出了什么结论?”苏曼很想知道,贤王做为上位者,会有什么想法。

“这各朝的覆灭虽然有些不同,但其原因还是能找到的。要么是昏君无道造成民不聊生,要么是君弱臣强,权臣当道。要么就是天灾再加上当时的皇上不做为,最后逼得民不得不反。还有就是外戚,后宫干政……”

各有各的原因,不过,大多数都是老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最后逼得他们不得不反。

贤王总结得好像挺到位的。

“那爷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吗?”

贤王知道是也想过,无非就是后期的君王不思进取,只顾着自己享乐,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这些话,贤王自然不好跟苏曼说。

苏曼这时却自顾自地说道,“我到是有一点点的想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哦。”贤王来了兴趣,“你说说看。”

苏曼那就大着胆子说了,反正现在除了贤王又没有外人。再说了,她也希望自己的富贵生活,或者自己的子孙后代不要被别人给抺了脖子。

“爷,你看看呀,这不管哪朝哪代,是不是开国之君和前面几代皇帝是不是都是有名的名君?”

“这是自然。”贤王点头。当然了,也有二世而亡的,但这些朝代是特殊例子,就不用拿来对比了。

“那是因为,他们是吃过苦,受过难的,知道百姓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吸取了前朝的经验,自然是会励精图治,想要把自己一手建立的天下治理得更好。更想把自己建立的朝代,让他万万年永不灭呀。”这但凡做皇帝的谁还没有做千古一帝的梦想呀。

“那为什么他最后还是被灭了呢?”秦始皇那么厉害的人,统一了六国,成为了第一个皇帝。却怕是死也没想到,他建立的王朝,二世就被灭了。

“这为什么?”这个问题,贤王也一直在想。现在苏曼也提出来了,所以他现在更想知道苏曼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还不是这皇位只能父传子,子传子的关系。

老子英雄可不代表儿子也是英雄,就因为皇位是父传子的关系,所以不管这皇子有没有能力,只要他是皇上的亲儿子,那么这个皇位就是属于他。

让一个没什么能力的人去管理一个诺大的国家,能不玩完那才叫祖宗保佑。

还有就是上任皇帝死得突然,皇子还小,可就因为他是皇上的儿子,哪怕他不是奶娃娃,他也能成为皇上。

只不过,这就很容易造成权臣当道,或者就是后宫干政。当然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要是怪罪在后宫干政上面,苏曼是万万不能赞成的。

像是有能力的女人,比如说武则天,人家能干到直接称了帝。孝庄太后,人家先是扶儿子上位,儿子死了,又扶孙子上位。这位的才干,应该是没得说的。

如果说,你没能力,还随便乱干政,那只能造成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人家老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了,那自然得反了你。

所以说,这问题的关键不是在后宫干不干政的问题,而是在她有没有能力的问题。

当然了,这些话苏曼只能在心里想想,可不敢当着贤王的面说出来。

“爷,你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富不过三代。”说实话,这话以前苏曼是经常听见的。不过,却不知道在古代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苏曼见贤王摇头,便知道大概古代没这个说法。

“那就这么说吧,不管祖上再阔,积累了多大的财富,但是最终却是抵不过家里出现一个败家子。”

“我娘家侄子订的未婚妻家,也是这种状况。她祖上可是我们那里最大的地主,可是她爷爷却是一个败家子,家里的家业基本上都被他给败光了,要不是他出了意外死得早,最后说不定还会穷到卖儿卖女的地步。”

“好在,她爹厉害,如今他们家又起来了。”

这只是一个地主家,可是换成整个国家,遇上这样的事情可没这么简单。毕竟要是一个国家已经是千疮百孔了,就算接任的下一位当家有心想要改变,那也是无可挽回。

“你这是拿一个地主跟国家跟朝廷来比?”这怎么能一样呢?贤王觉得今天算是犯傻了。

“这自然是不一样,可是道理还不是一样一样的。”苏曼像是没看到贤王那黑脸继续道,“爷,你想呀,在一个朝代刚建立的时候,那些什么高祖太祖这些人是不是大多都是明君。”

“这话是没错。”贤王点头。在贤王看来,像他们家高祖就非常厉害,从一个小地主成为一国之君,这中间经历了多少艰辛,贤王是无法想像的。

“可是等到后期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问题呢?”

苏曼也不用贤王回答,自顾自地回道,“那是因为家里已经富欲了,他们就算不努力,整个天下就是他们的。而且天下很大,他们就算败家,一时半会儿也败不光的。”

比如说,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的大明朝,有做皇帝的几十年不上朝,也没有人举旗子反他。

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的儒家思想,更重要的是,老百姓们还能活下去,只要能活命,谁也不会去干那杀头的事情。只有实在是被逼得活不下去了,他们才会举着旗子反朝延的。毕竟,这反贼的名声也不好听。

“这遇到的败家子多了,再大的家,怕是也得被他给败光。”

前辈厉害的确厉害,可是最后也还是避免不了俗套,成了皇帝之后,只想着把天下传给自家人。

其实这也能理解,毕竟大家都是俗人,又不是圣人。自己好不容易赚下来的家业,自然得由自己的后代子孙继承了。更何况,这个家业还不是普通的农业,而是整个天下呀。

所以,他的子孙后代,最后也避免不了最俗的结局。

苏曼话糙,理却不糙,好像道理还真是这个道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