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谢哲元这样的人来说,爱与不爱又能怎样?
他也许会为了爱情一时冲昏了头脑,倘若真的触及到了他的利益,他又能果断清醒地痛下杀手。
世人皆认为谢哲元是个不肖子孙,放弃了祖辈的事业,沉溺于风花雪月之中,平庸至极。
可朝廷中的大部分人知道谢哲元才是一个聪明人。
谢家祖上每一辈都带兵打仗,守卫边疆,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帝殷至生性多疑,往难听了的地方讲就是小肚鸡肠,锱铢必较。
谢家上下的行为早已功高盖主,被收拾不过是早晚的事。
倘若继续放任下去,叶家的今日就是他们的明日。
谢哲元懂这些道理,老定国公也懂,所以他并没有干预儿子的选择。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知道无论如何,利益在他心中始终是第一位。
在朝廷中挂一个高而没有实权的闲散文职,醉心于书籍无心于政治,是国公府最大的让步和诚意的体现。
也是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即使这一代的定国公不思进取,但圣上感念其祖上的忠勇,许以高官,不让忠臣寒心。
正是国公府及时的让步和袒露忠心,这才让整个国公府在叶家一案中全身而退,明哲保身。
否则,就按照叶家同国公府频繁的往来,殷至完全可以借此机会一同除掉国公府。
再加上武将这个敏感的存在,扣上谋逆的帽子简直轻而易举,诛九族也是必然的。
很少有人知道那封僞造叶家通敌的信出自于他手。
这也是他给自己上的最後一道保险。
叶府上下对他的好他不是不知道,他同叶宁安之间的爱也没有消失。
那又能怎样?
这些并不能影响他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做出最正确不过的选择了。
正如当下,谢哲元再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分叉口,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自己认为最正确不过的事了。
可是这一次他大错特错。
得知人死後的安阳郡主同他大吵了一架,话里话外指责他的冷血无情。
夫妻二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至此谢哲元才意识到他这次投诚的对象不是皇帝殷至,而是安阳郡主。
归根到底,她和他们不是一类人,她有血有肉,善于共情。
她会在发现夫君有了外室後查清原末,意识到叶宁安也是无辜的丶被蒙在鼓里的。
有错的是谢哲元,这与她印象中的夫君有所偏差。
她也不知该如何处理那个可怜的女子以及她的孩子。
她想装作不知情,但她实在无法像之前那样面对并非良人的夫君。
安阳郡主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夫君会在察觉到异常後选择杀人灭口。
她这才意识到谢哲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人渣!
关系降到了冰点也没事,人死已成定局,这是无法改变的。
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妻子会闹,更不会担心国公府会因此受到什麽影响。
因为他已经发现了安阳郡主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她会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妥协的。
覆水难收,既然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回不去了,不如顺水推舟,做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