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空调技术很牛啊。
如今村小就装了这种空调,冬暖夏凉的,电费不用交,但也有要求,不是你随便浪费电源还不用交。
人家要专人盯着做实验,不同季节,不同的天气,开冷暖空调每天需要多少度电?
取大概值,一天需要多少度电,人家心里有数的很。
超过人家定下的度数,是不免费的,需要学校自己掏,这样一来,学校可没有人敢浪费电。
老师们的日子也好过了,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特别是家不在本村的老师,平时以前一有空就跑回家,如今冬天夏天放假都要住在学校,像是魏芳老师,就带着孩子都住过来了。舒服啊,这个西河集市是允许的。
你老师宿舍可以住,放假也可以继续住,也可以开空调,这算是给老师的福利,正常的开着用,没事,但不能无故浪费。
如今魏芳跟着乔妤学习,在老师宿舍后面开了菜地,自己种菜,种瓜:甜瓜,西瓜,都有种。带着孩子住在这里很是惬意。
她丈夫骑车是天天从公社下班回来三桥村村小的老师宿舍。
也跟着妻子住在这里,老师的宿舍虽然只有一间单间,可却是大开间。
前面能用草席子挂着,隔成里外两间,每间老师宿舍都有一台空调。
靠着前面的窗户,魏芳的丈夫用结实的案台与蜂窝煤炉做出来了小厨房,案台边上还有水缸。
外面是乔妤家那样的罗汉沙发床,晚上是孩子的床,白天收拾一下是待客的沙发。
家里弄的很利索。
此时的魏芳也带着孩子丈夫在西河集市外围散步。
一眼就看到了乔妤,忍不住的高声打招呼,“小妤。”
听到熟悉的声音,乔妤顺着声音望过去,看到魏芳一家,赶紧的招手,“芳姐,这边,快来。”
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没事散散步,闲扯。
至于一群原本下放去了农场的专家们,现在的日子也很好过,沟壑纵横的脸上,多了久违的真心的笑容。
他们的命运改变了,也能与家里的亲人正大光明的写信,还能给家人寄出西河集市的好东西。
夜幕来临,余热退去,夜风中夹杂了一缕凉意。
所有人也慢慢开始回家。
西河集市,也沉寂了下来,只有微弱的光,照亮着集市四周。
八月又是新一轮的知青来到了三桥村,此时的乔父与三桥村的其余的干部都
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