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推拒之下,林书晚总算是让赵婶娘将那罐蜜饯收下,拉着推车停在门口,片刻之后几人便从屋中出来,因谨哥儿刚退烧,林书晚本想将他留在家中,谁料他直接抱着自己的小腿,不管怎么劝都不撒手,无奈之下,她只好将他一同带上。
眼下正是午市,街道两侧的铺子热闹极了,小二哥肩上带着块抹布,站在门前招呼着往来的行人,林书晚推着车缓缓穿行在人流中,谨哥儿板正地坐在车上,倒是青芜晃着脑袋瞧得眼花缭乱,是不是上前凑到林书晚跟前,同她小声说着廉州集市与京城的不同之处。
与早市不同的是,午市除了吃食以外,卖得东西种类繁多,林书晚拉着车,直奔钱叔推荐的铁匠铺子赶去,倒真是如钱叔所言,她一眼瞧见挂在门口架子上的铁锅与饼铛,“郎君这两个锅子多少银钱?”
“五百文。”王铁匠把手中的铁锤放下,伸出五个手指。
话音一落,林书晚面上笑容一窒,她晓得古时金属制品昂贵,但不晓得贵到这种地步,五百文那可是普通人家将近半月的生活费了,她瞧了眼姜婉,见她冲自己摇了摇头,心中了然,这价格虚高,抬脚就走。
“哎哎,小娘子若是要,我便给你算便宜些,四百文如何?”王铁匠瞧着几人头也不回地走,赶忙喊道。
林书晚步子一顿,先前她在京中买的小锅大约是一百五十文,永宁朝的铁价大约在二十五到三十文之间,她心中有了成算,眼含笑意走到王铁匠跟前,“郎君若是诚心做生意,这两只铁锅算三百文如何?”
几番交锋之下,终是林书晚占了上风,以三百文的价格拿下一只铁锅同饼铛,顺道还寻那王铁匠讨了一把火钳走,倒也不是贪他这些东西,实在是姜家小院被砸得七零八落,那里头仿佛蝗虫过境般,东西被砸的砸,丢的丢,还好屋中那几张床还在。
王铁匠面如菜色地送走林书晚,心中暗叹一声人不可貌相,谁曾想这瞧着温软的小娘子,杀价实在太狠了,比平日里那些婆子还要狠些。
已走远的林书晚自是不晓得铁匠心中所想,不过就算晓得也无所谓,毕竟杀价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品质较好的东西,怎么不算她林书晚的本事呢。
在集市逛了半个时辰,总算是将林书晚要的东西买的七七八八,推车上堆得满满当当,就在几人打算归家之际,林书晚余光瞥见,青芜同谨哥儿的袖子裤脚似乎短了一截,她盘算着手中的银钱,大约还剩了十贯左右,当即拉着三人往布庄赶去。
“晚娘,为何来布庄?”瞧着推车停在布庄前,姜婉目露不解。
“阿芜同谨哥儿的衣服都有些短了,我想着集市来都来了,不如扯些布,回去给他俩做身衣服。”林书晚解释着,行至布庄门前,央了铺子门口的小二帮忙看着推车,便领着几人往布庄里去。
四人逛了一圈,林书晚发觉廉州的布匹不贵,她比着青芜与谨哥儿,一人扯了六尺布,才用去一百文,结完账离开布庄时,林书晚大约是怕姜婉吃味,慢慢蹭到她身旁,低声道:“阿娘,等我赚了钱再给你买衣裳。”
闻言,姜婉笑出了声,有道是知女莫若母,她哪里不晓得林书晚的意思,当即点头道:“那阿娘便等着晚娘给我买新衣了。”
直至午时,四人才匆匆归家,才回到家中,林书晚便将围在自己身边的谨哥儿赶去同姜婉去把荔枝剥壳去核,再剥上两头蒜,自己将鸡肉剁成块腌制,又唤过青芜将米用温水泡上,泡过之后的米蒸出来的饭十分软糯。
【作者有话说】
抱一丝,重写了四到六章,所以这几天没有更新
◎头一日摆摊◎
如今家中新添了只炭炉,比先前方便了许多,单不用等米饭蒸熟后再做菜这一项,便能节省不少时间,林书晚接过青芜递来的粳米,倒入砂锅中,加入没过粳米的冷水,架在炉子上蒸着。
她瞧着小院西侧破败不堪的灶房,心中暗自琢磨,过些时日还是得将灶房重新整修一番,不然单靠这两只炉子做饭,且不说不方便还十分慢,不过眼下还好,只做四人的吃食,加之手中银钱所剩不多,灶房倒是不急于一时,不如等到明日去码头摆摊瞧瞧生意如何再做打算。
打定主意的林书晚,扭头同姜婉商量着明日摆摊的事宜,顺手取过腌好的鸡块,荔枝鸡的做法有两种,她今日买的这只小公鸡肥硕得很,鸡皮下头藏着层厚厚的油脂,最适合做荔枝焖鸡。
鸡块冷水下锅焯去血水浮沫,紧接着倒入锅中干锅煸炒,在炉火的作用下,原本湿润白色的鸡皮渐渐蜷缩,开始染上一层漂亮的焦糖色。
不多时,锅底汇聚一汪清透的鸡油,随着林书晚翻炒的动作,油脂在锅中噼啪作响,浓郁的荤香在小院中炸开。
待到鸡皮不再收缩,锅中的鸡油也攒了小半碗,林书晚舀出多余的鸡油存放在一旁,虽说鸡油不如猪油香,但总归也是荤油,用来炒蔬菜,味道极香。
只可惜香料价格昂贵,是如今的林书晚无法负担的,八角茴香之类的自然是没有,好在家中葱姜蒜还是备齐的,倒入葱姜蒜,再加些许烈酒,大火爆炒。
不过片刻鸡肉的香味就被彻底激发,林书晚抬手冲着身侧姜婉道:“阿娘,将荔枝汁给我。”
闻言,姜婉匆匆递上装满果汁的碗,林书晚接过小碗,将果汁沿着锅边溜边淋了一圈,炉火旺盛,鸡肉的香味裹挟着荔枝的甜香在小院中弥漫,那滋味勾得三人不约而同放下手中的活计,眼巴巴地盯着铁锅,不停吞咽着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