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到这些上班族大多直奔街边的小摊贩,购买用泡沫饭盒装盛的简单餐食。
有些人甚至一边走路一边扒拉着饭菜,显然是要赶时间回去工作。
“老板,快一点,我赶时间!”
“今天有什么菜?算了算了,随便打一份吧。”
“又涨价了?五块钱的盒饭现在要六块了?”
此起彼促的催促声中,沈秀兰的眉头微微蹙起。
她注意到这些快餐虽然价格便宜,但菜品种类单一,油汪汪的炒菜看起来毫无食欲。
更重要的是,就餐环境相当简陋,人们只能站在路边或者带回办公室用餐。
一连三天,沈秀兰都在不同时段的写字楼区观察。
她现午餐时段的快餐需求量大得惊人,但供给质量却参差不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让她想起燕京正在兴起的写字楼区域,那里的白领们同样面临午餐难题。
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除了正餐火锅,市场还需要标准化、高品质的中式快餐。
沈秀兰立即行动起来。她走访了深圳多家快餐店,从街边小店到稍具规模的连锁快餐。
在罗湖区一家名为快美味的餐厅里,她点了一份招牌套餐,坐在角落细细观察。
这家餐厅装修简洁,墙上挂着醒目的菜单牌,标注着abcd四种套餐选择。
沈秀兰注意到,虽然菜品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但采用了保温设备,看起来比街边摊要卫生许多。
沈秀兰慢慢品尝着眼前的红烧肉套餐。味道说不上多好,但胜在快捷方便。
她注意到短短半小时内,这家不足五十平米的小店已经接待了近百位顾客。
“老板娘,生意很好啊。”结账时,沈秀兰状似随意地搭话。
收银的老板娘头也不抬地找零:“还行吧,主要是附近写字楼多。”
“一天能卖多少份啊?”
“中午忙些,三四百份总要的。”老板娘突然警惕地看了她一眼,“你问这个做什么?”
沈秀兰笑笑:“觉得好吃,想在我们那边也开一家。”
老板娘脸色稍缓,但还是不愿多谈。沈秀兰知趣地离开,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沈秀兰又考察了多家快餐店。
她现这些店铺大多存在共同问题:菜品质量不稳定,卫生条件一般,缺乏统一标准。
但同时,它们的生意都相当红火,证明市场需求确实存在。
一个雨天的中午,沈秀兰躲进一家港式茶餐厅避雨。
这里环境明显好于之前的快餐店,价格也高出不少。
她点了一份碟头饭,注意到周围坐着的大多是穿着体面的公司职员。
“这里的烧味做得不错。”邻座一位戴眼镜的男士对同事说,“就是价格贵了点,不能天天吃。”
“是啊,要是能有既好吃又实惠的快餐就好了。”同事附和道。
这番话让沈秀兰若有所思。她想起自家火锅店里那道颇受欢迎的香菇滑鸡饭,还有女儿最爱喝的酸梅汤。
一个试水的计划在她心中慢慢成形。
回到宾馆,她连夜翻阅这些资料,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她想到可以在bj先做试点。秀兰火锅王府井店午市客人相对较少,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段测试快餐套餐。
香菇滑鸡饭本来就是火锅店的招牌主食,酸梅汤也是现成的配方,这两样组合成套餐再合适不过。
沈秀兰开始详细规划起来。
天快亮时,沈秀兰终于合上笔记本。窗外的深圳开始苏醒,又一批白领即将开始忙碌的一天。
她站在窗前,望着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心中充满期待。
快餐行业或许没有火锅那么光鲜亮丽,却能解决更多人的日常需求,市场空间甚至可能更大。
沈秀兰收拾好行李,准备返回bj。在去火车站的出租车上,她最后看了眼那些行色匆匆的白领人群,嘴角微微上扬。
“很快就会不一样的。”她在心里默默说道。
喜欢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家了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家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