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首发与此事无关的答案。……
江阳府,平江街。
眼看再过几处路口便要到宋宅所在的官安巷,穆经历却并没有停下的意思。显然,他是打算将宋大人同文玉娘子送到家门口。
天幕低垂,更深露重,街道两旁相互倚靠的铺面依次排开,粉墙青瓦浸泡在如水的夜色中,闪烁着柔和的光亮,城中寂寂无声,偶尔一阵夜风拂过,带动屋檐下蜡油渐干的灯笼,在路面上晃出摇摆的影子。
这时候,繁星消散,光影稀疏,怕是连打更人也早已酣睡入梦。
宋凛生一行人在街上行走,尽管他们已经放慢了脚步,马蹄踏在路面上声音却仍是清晰可闻。正所谓以动衬静,如此这般,倒显得城中更加安静了。
这平整如水面一般的安静,叫宋凛生率先出声打破,犹如金石入水丶叠浪千层。
“今日多亏穆经历出手相救,不然此刻我与文玉娘子恐怕还不曾脱身。”
“宋大人哪里话……”
宋凛生此人,是讲究先礼後兵的。同穆大人道过谢之後,便直截了当地抛出了现下最紧要的问题。
只是言谈举止丶行为处事是讲究方法的。他在上都长大,虽则方才入仕便受贬谪,但他从小跟着父兄见得多了,便是看也看会了三成。
“穆经历夜半出城,定是有要务在身罢?”
不待穆同有所回答,宋凛生的夸赞之语便如同江水不竭丶无穷无尽一般淌了出来。
“如此勤于公务,实在堪当江阳府衙衆吏之表率。”
他倒不急于探究穆同怎会恰巧出现丶又是如何能将他与文玉娘子恰巧救上来。
穆同若真有要务在身,夜半行动却执火骑行,未免张扬;可若是并无什麽要紧差事,反倒更显鬼祟。
这个中缘由,还真是耐人寻味。
“哈?”
穆同仿佛听见了什麽好笑的话,他轻拂衣袖,实在有些忍俊不禁,除开微扬的嘴角,那轻颤的双肩也出卖他。
“宋大人,你是同下官说笑罢?”
文玉的目光在穆同的脸上来回打转,她明白宋凛生话里话外的意思。虽则是穆大人救了他们,但是江阳府衙今日休沐,穆大人也该一早便归家休憩去了。他今夜出现的时间丶地点都未免太及时也太凑巧了些。
若早一时,说不定能叫她二人免于受难;若晚片刻,兴许她二人已叫漫上来的河水淹了。
却是不早不晚的正正好,既搭救于她二人,却也叫她们吃尽了苦头。
文玉眼睫轻阖,在心中暗暗盘算着。这样看来,穆大人身上真是有些疑点。
他像是一棵树,站在雾霭沉沉的山林之间,木入山林,好比水落百川,实在是好梦易碎丶踪迹难寻。
她想起在名扬铺子的後街巷上初见穆大人的那回,他同自己讲到:锄强扶弱,并不止倚靠官职大小。
能说出这样一番话的人,会是……
不会。
文玉在心中告诫自己,无凭无据切莫妄加揣测。她是想查清真相,只是她绝不愿意对穆大人生出莫须有的怀疑。
她的心里,对穆大人有着天然的信任。
这正是文玉怎麽想也想不通的地方,难道说她收了人家的鸣昆钗,便总是自顾自地为他遮掩丶辩白不成。
文玉眼波横扫,竟莫名生出几分心虚。
“穆大人此话怎讲?”
她定定心神,顺着穆大人的话头便往下说去。
殊不知她这一番动作尽数落进了宋凛生眼中,他虽在文玉身後,只能将她的後脑勺瞧个囫囵。只是看她时而扬起丶时而低垂的脑袋,宋凛生便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只是等不及他去深究,穆同的声音便在耳畔响起。
“看来贾大人说的果然没错!”
“贾大人?”
“贾同知?”
不待穆同的话音落下,文玉同宋凛生的声音便互为应和丶双双响起。
文玉扭头同宋凛生对视一眼,她分明将宋凛生眼中的疑虑瞧得清清楚楚,不消多说,文玉便回头向穆大人追问。
“你是说贾大人?贾大人同你说什麽了?”
文玉的心悬了起来,此事怎麽又和贾大人扯上了关系,她急不可耐地想快些知道答案。
比如,穆大人其实与此事无关的答案。
穆同轻笑一声,一派云淡风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