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小团圆讲的什么故事 > 第 31 章(第2页)

第 31 章(第2页)

一顶不起眼的软轿便入了北镇抚司的大门。

沈浮舟听了门房的通传,领着一干属官们跪迎软轿中的贵人。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玉掀开轿帘,简朴妆饰的章太後下了轿,将手搭在躬着腰的黄玉的袖口上。

“娘娘当心脚下。”黄玉掐着尖细的一把嗓子轻声提醒道。

章太後眉头深锁,进了牢室见到自己浑身是伤的儿子,滚下两行热泪来。

那郎君扑到章太後脚下,抱着章太後的腿喊了一声又一声“娘”。

章太後蹲下身,与儿子抱头痛哭。

此刻章太後只有一个念头,什麽尊贵体面她都不要了,只要能保全她儿子的性命。

回到慈宁宫的章太後穿戴好属于皇太後的冠服,召见了徽元帝。

看着这个比她儿子弘德帝更为杀伐果断的年青帝王,她发出几声冷笑。

“哀家不是输给了你,是输在了哀家是一个母亲。”

“娘娘当初以自己亲子做局,就应当在那时便把他当作死人看待。”朱明霁平声道。

“若你肯同阿瑛同寝,哀家又何须做下这等混淆皇室血脉的事来。”章太後最初只是想让程瑛诞下皇帝的嫡长子,再慢慢筹谋皇帝的性命,扶持程瑛的儿子登基为帝,但第一步丶第一步就让她等了四年之久还未等到。

“那倒是朕未让娘娘如愿了。”朱明霁道。

“你稳坐明堂又如何,没有子嗣,你也是一时风光。”章太後唇角扯起嘲讽的笑意,“哀家要去九泉之下向我大明皇室的列祖列宗告你的状,你喜欢张二郎君,便是千错万错加身,饶你有千秋功业,也洗不清这个罪名了。”

“若为争一世清名,要我爱也不得,恨也不能,我倒不如让後世史书之上将我与二郎的名字同留一页。”朱明霁躬身朝章太後一拜,“娘娘保重。”

是夜,慈宁宫大火,章太後葬身火海之中,其心腹太监黄玉也殉主而死。

三日後,程敬思向徽元帝上表有告老还乡之意。

这程敬思一去,内阁首辅换成了蒋春芳来当。

而此前依附章太後的那一派官员,该问斩的问斩,该流放的流放,该抄家的抄家……总之无一人有好下场的。

九月初六日,宫中张贵太妃薨逝,张皙华去承安郡王府接来安庆长公主为张贵太妃守灵。

张柔妃上月已受册封,继立为後。

张皇後感念张贵太妃举荐她入宫的恩情,对安庆长公主在仁寿宫的衣食起居都很上心,朱明霁因不耐张皇後常常暗示想诞育皇嗣的心愿,索性留安庆长公主在宫中由张皇後亲自教养。

朱明霁另有一层私心是——二郎肯定为了探视安庆长公主这个外甥女进宫的频次会更高。

但入冬以後,山东省发生雪灾,那里是孔孟之乡丶礼仪之邦,有洙泗书院丶徂徕书院丶泰山书院丶尼山书院及其他大小书院一百六十七所。

灾民为取暖,涌进书院中抢夺藏书焚烧,与学子们发生争执口角,死伤无数。

身为国子监祭酒的张皙华率领属官及国子监三百学子去往山东省,会同刑部丶大理寺丶北镇抚司去审这桩要案。

当然不可能一百六十七所书院都走遍,张皙华一行人到了济南府安顿下来。

至于那些因焚书杀死殴伤学子的灾民,则被一齐从各府押送至济南府的大牢中集中关押起来。

巡抚衙门里,官员们正在议事。

张皙华坐在济南知府王润之座旁,问起山东省如今各府受灾的情况。

王润之:“受灾最严重的就是曲阜丶泰安两县,大雪封路一个多月,光冻死的百姓就有上万之数。”谈及此他眼角不由湿润,声音也哽咽起来,“张祭酒,灾民们也是为了活命才进书院抢夺藏书焚烧取暖,读书人比较迂腐,为了那些死物和灾民们起了冲突闹出了人命,酿成这样一桩惨案,本官知律法严明,但请张祭酒去巡抚衙门外瞧瞧,再看看能不能法外开恩。”

张皙华随其他官员去到大门口,衙差们站成一排挡着成百上千名老人往前暴冲。

更有堆成小山一样高的万民伞被码放在大门口的两头石狮子旁。

张皙华打开一柄万民伞冲着日头转了转,伞面上全是各地超过六十岁的老人的名字。

“这些老人都是为被关在大牢里的那些青壮年灾民顶罪来的,书院的藏书被他们带回村镇先紧着老弱妇孺焚烧取暖,他们有私心却存大爱。”王润之道。

“死伤了多少学子?又关押了多少案涉灾民?”张皙华问道。

“死三百二十名学子,伤两千五百六十七名学子,关押案涉灾民四千八百六十三名。”王润之答道。

“民苦如斯,去放了那些案涉灾民。”张皙华从来没有这般难受过,她知刑部丶大理寺肯定不能出这个头扰乱国家法纪,由国子监来出这个头最为合适,“死伤的学子们的家人若是不服,便让他们来巡抚衙门骂我这个徇私枉法的狗官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