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邢骁是所长的一手带出来的,後来买房又特意买在和所长一个小区,两家的儿女也经常走动,明眼人都看出来私下关系极好。
所以即使这麽多年碌碌无为,但是凭着这层关系,又加上表面上爱做表面好人,邢骁在所里拉帮结派,声量也不小。
尤其是近几年所里以他为代表的保守派,与厉承进柯帆为代表的创新派,隐隐有针尖对麦芒之势头,无故缺席难免要在背後被攻击一些有的没的--为人太傲不够谦逊之类的说词。
不太想为这些事烦扰,柯帆二人都会在会上露个面,免得落人口舌。
尽管柯帆知道,这个所谓“骨干交流会”越来越变味。
看似是大家分享自己手头的案子互相学习,其实就是邢骁为首的那派人各种打探别人的工作,甚至是挑刺。
柯帆是什麽时候意识到这点的呢?
其实很早,在她入职前期。
那个时候,被邢骁虚僞热情所惑,柯帆真以为他是个不错的前辈。
她进风电所的第一个项目是去通市出差,做一个关于风机基础结构优化的案子。
查阅了一些资料後,她发现通市的风机塔筒与基础连接用的螺栓很多,因此安装慢,成本高。
也许减少螺栓数量同时保证质量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因为芽芽生病,厉承进请假不在。含着几分不确定,她只能向邢骁请教:
“邢工,如果我们减少一圈螺栓数量,选用更粗的螺栓,这样既能保证连接强度,又能节省施工时间和材料成本,你觉得这样可行吗?”
邢骁极力地肯定了她的想法:“想法不错啊,一举多得。”
他又强烈邀请柯帆参与下一次的骨干会:“这个方案说不定可以推广到其他风电场,你应该在会上和大家都分享分享。你们这些年轻人才是真的骨干,才是所里未来的希望啊!”
盛情邀请下,柯帆在会上展示了自己的优化思路以及计算:“如上所示,以及数据模拟出来,这个改动後期可以让整个风场节省几十万,安装周期还能快两天。”
其他参会的人都面露兴趣,正要发问,邢骁却抢先发言,一字一句盯着她说:
“柯工,我就一个小问题--你有查过通市近几年的台风史吗?”
他还是那副友善前辈的样子,语气里却带着得逞後的轻蔑:“这个方案放在其他地方或许不错,不过柯工,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莽撞,做事情不考虑最坏的後果。”
“通市风机需要比普通风机更强的核算抗拔力。螺栓少一圈,那一遇上台风,整个塔筒会不会晃得更厉害?有没有可能松动甚至断裂?到时候真出了问题,你能担起这个责任吗?”
劈头盖脑一顿批评,和那天极力肯定她的人大相径庭,柯帆愣在了原地。
不可置信地,从心底泛上一阵恶寒。
这才知道,她中套了。
电脑屏幕上的会议提醒弹出,骨干会马上开始。
柯帆从回忆里抽离,目光冷静地看着通知小框出现又消失。
会议开始前一分钟。
柯帆忽然收到蒋闻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柯工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