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里不对,是我自己的问题。”
“你不爱喝石冻春?”
“不是。”
“你……有病?”
魏君行被逗笑了。
他自己再往眼前空杯中斟满了酒,将将端起,忽被她摁住,酒水淋漓泼洒许多。她郑重道:“你要是哪里不舒服,趁早去看大夫。”
殷红的胎记像两滴血泪。
直觉又在警醒他了,眼前人和记忆中的人,是如此近似同一人。
他问:“好长时日不见,你不问问我去了哪里?”
“听你家的小家伙说过了,你出了一趟远门。”
柳暇从他手中夺下了酒,她漫不经心地,用一块擦酒案的抹布给他擦了手。
魏君行久久地凝望着她的脸。
柳暇如今习以为常,反而不躲了,他要看,她坦然地撑着脸,大大方方给他看:“睹我而思故人——又在想你的亡妻么?”
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她:“世上事,如果太过凑巧,是否蹊跷可疑?”
柳暇思忖了会儿:“我知道一个词叫‘无巧不成书’,大约说人和人的缘分正是从凑巧中来。”
“我不是说人和人的缘分。”
“哦?原来竟不是在说郎君与我相逢的缘分?”
“不是。”
“那你是在为什么事烦恼?”
芦墟村的事,除了知其行踪的魏云意,魏君行没有对任何人提过。不知为什么,他同样不想告诉柳暇。
修长的手伸向酒杯。
他这么喝下去,迟早喝死。柳暇想。
可作为一个外人,且是作为一家酒馆的掌柜娘子,她是不应该拦他的。于是,她提起魏英:“你不在城里的时候,英小郎君常到这里来找柳叶玩,他也终于知道我长得像他母亲,他喜欢告诉我关于他自己的事情。”
“譬如呢?”
“譬如他说,到他开蒙你才给他取了名字,叫知昔,是为了纪念他母亲,好教他谨记,须知道过去,知道他之所来。”
他愕住,倒入口中的酒都一时忘了咽下。
“不是这个意思。”
“什么?”
“知昔……不是这个意思。”
他低声地说:“她生下阿英就过世了,在此之前,我们有些误会没有澄清,彼此心生隔阂,后终成我一生之痛。我为英取字‘知昔’,其实是我的愧悔……我希望我的妻明白,过去的事我知道,我全不在意。”
她的心猛地提了提,抬眼,竟对上他的目光。
这目光,似乎灼然殷切,但又显得很有几分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