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不会有人蠢到在Ebay上卖文物吧?
这绝不可能。不会有人蠢到在Ebay上卖二十多件各时期文物,还卖得这麽便宜。但是,万一有几件是真的呢?秦天控制不住自己握鼠标的手,也控制不住她一看到文物就想搬回上博的本能。她把所有拍品的图片保存下来,翻出信用卡,在Ebay上买下一片美杜莎头像浮雕和一枚古罗马青铜币。
关上电脑时,伦敦的天际已经有些发白了。再过几小时她就要去港口验货了,她却到现在还没睡着。这一切都怪唐执徐,她模模糊糊地想,都怪他老是差她做奇奇怪怪的事,害她又一次失眠了。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如此。
秦天这几小时睡得并不踏实,八点不到就醒了。一照镜子,一张隔夜脸,声音也有点哑。
简单洗漱後,她换了件衣服,拉开窗帘。旅馆的窗口望出去是个安静的小花园,衬着维多利亚风格的联排别墅。在早晨的阳光下有清澈的绿意。这才有到了伦敦的实感。
几乎刚过了九点,她的手机响了起来。来电是英国的陌生号码。她清了清嗓子,说了句“hello”。
“秦小姐?“电话那头传来年轻的男声,说着纯正的中文。
换人了?之前对接的是负责策展的名叫LilyBrown的中年女人。她们一直用邮件交流。有一次不知道是谁先打了个视频电话,面面相觑,鸡同鸭讲了半天,双方默契地又回到了邮件交流的模式。或许是这个Lily也是个i人,无法再经历一次交流不畅的尴尬,找了个中文翻译来对接。
“是的,”秦天答,“请问您是?”
“你可以叫我Tony,我是这次策展的工作人员。今天十点到港口验收上博文物,需要我来接你一起去吗?”
看来这个翻译来英国有年头了,但凡这十年待在中国的,都不会给自己取英文名叫Tony,在中国这名字可不是钢铁侠。秦天心里默默地想着。
“那就麻烦您了。我等下把我的住址发给您。”
“地址邮件里有。9点20分,我到酒店门口,可以吗?”礼貌使Tony的声音听起来分外悦耳。似乎每一句都用英国电影里的“MayI”来收尾。连这个名字也不那麽俗气了。
挂了电话,秦天洗了把脸,套上一件外套,拿出检测工具包,只花了三分钟。时间太充裕,她又整理下头发,把不伦不类的半扎发拆了,认真地梳了个马尾。表达了她对这名叫Tony的翻译人员的尊重。做完这一套准备工作,距离约定时间仍有十来分钟。
秦天望着窗外,有几只灰鸽子正在闲庭信步寻找早餐。旅馆的门对着小路,行人不多。一个年轻的亚裔男子站在旅店门口,穿着合身的深蓝色西装,深色的衬衫,上半身看起来很正式。裤脚却收在脚踝,露出靴子的一角,流露出闷骚劲儿。
天蓝得清透,云被早晨的阳光照得明亮耀眼。鸽子经过他时,他从西装口袋里摸出几粒玉米。鸽子兴奋地扑棱起来,翅膀打在他闪亮的靴面上。男子笑了起来,笑容和这一刻的阳光很般配。
又有三两只鸽子飞来争抢食物,男子不一会就掏光了口袋。一群鸽子不服气地“咕咕“围着他摇摆了几圈,悻悻地离开了。男子擡腕看了下时间,拿出手机拨打,下一秒,秦天的手机响了。秦天愣了下,按了接听。
“秦小姐,我在酒店门口了。”
秦天握着手机站在窗口,门口只有一个人,就是那个亚裔男子。墙上的挂钟,黑色指针正走到9点19分。
“我出来了。”秦天说。
秦天背着检测包快步走下旅店门口的台阶。亚裔男子迎上来,向她伸出手。
“很高兴见到你,秦小姐,我是Tony。”
Tony握住她的手,传来一股刚刚好的力量,随即松开。这是一个商务感与分寸感绝佳的握手,标准得能写入握手教程。
“我的车就停在路边。”Tony领她走向一辆黑色的Jaguar跑车。
秦天一怔,这人对车的爱好倒和唐执徐一样。他叨叨了有阵子了,说要买捷豹的纪念版跑车。她一直在泼他冷水,说这种两人座的车,既坐不了人,也放不下东西,而且还不便宜。看来还是大英博物馆有钱,翻译的收入都这麽高。
Tony为她打开车门,她从善如流坐进去,等着Tony关车门,享受宾客待遇。门却迟迟没关,她擡起头,Tony吐了两个字“背包”,她恍然大悟,脱下背包交给他。他这才关上门,大步绕到後面把包放进了後备箱,回到驾驶座。
秦天看着他的侧脸,不知道是不是好看的人都长得差不多,总觉得他有点脸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这种呼之欲出却又出不来的感受最磨人,她在脑中把仅知的几个男演员过了一遍又一遍,翻寻着答案。
Tony本已想好用什麽开场白来和这位上博来的秦小姐破冰,却见她目光怔仲,似在思索。他不便打扰,将音乐调轻,只专心开车。
秦天回过神的时候,不知名的乐队正唱到“Theysaylifeholdsmanytruths,AndI'llyou”,窗外远远能看到伦敦眼。巨大的摩天轮伫立在一望无垠的蓝天中。Tony随着她的视线望去,开口道:“小时候我住在上海,也有一个摩天轮。刚来英国时,每次看到它就会想家。”
“你从上海来的?”秦天惊讶。
“嗯。”Tony侧过脸,对上她的视线,弯起嘴角,“小时候我经常去上博玩。那时候是在外滩附近的老馆。”
记忆随风而动,古老的英式建筑,大理石拼花地板,停摆的钟楼,无忧无虑地奔跑与探索,牵着她的手爬上塔楼冒险的罗宾汉。
车内音乐声突然停了,车机屏幕上闪动着LilyBrown的来电。
秦天有限的英语听力大概能听懂Tony告诉她人已经接到,正在过来的路上,还有5分钟左右到达。
Tony挂了电话,和她解释快到了。方才的叙旧话题断了线头。秦天点点头,那不重要,她到这里只为了工作。
大英博物馆策划了为期半年的《中华两千年珍品展》,本来他们馆藏约有2。3万件中国的文物,别说是开一个展,开十个也够了。上博借出的200多件文物相对大英的藏品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大英这次主打一个历史完整性,以年代顺序来展现中国的文化发展。上博的藏品主要是填补历史里的缺损。
秦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文物的交接。文物到港後,清点验收无误後交给大英博物馆。之後的布展跟她关系不大,但仍需她在场,直到确定文物俱已按部就班,这次的出差就算完成了。方莫琳说得没错,这的确是个肥差。
他们到达时,集装箱已经打开,所有装箱的文物贴着用古老火漆章封印的封条。LilyBrown热情地向她握手问好,然後问她适不适应伦敦的天气。有翻译在是彼此交流的底气。Tony沉静地站在她身旁,并没有打断她们的寒暄,只在她卡壳的时候适时地解释一下,他着实很称职。
秦天从背包里拿出放大镜,逐一检查了火漆印的完好程度,这才把封条撕开。大约是为了避嫌,大英博物馆派来的几个工作人员在她检查火漆印的时候都没有上前帮忙。直到封条撕开,他们才像也解除了封印般,七手八脚地一起开箱。“Amazing”“Unbelievable”的惊叹声此起彼伏。秦天忍住想翻白眼的冲动,想想那二万三千件中国珍宝,就在你们博物馆里。只有英国人把这种矫情劲理解为他们特有的礼貌方式吧。
上博的这些展品,她早烂熟于胸,打开一刹那便知真假。却仍然按照程序,戴上手套逐一检查。哪怕每件从打开到检查完毕只用五分钟,200多件一天也检查不完。LilyBrown给她倒了杯咖啡,示意她慢慢来,不着急。Tony则目不转睛地看着文物,脸色平静眼神却热切。
秦天轻放下刚检查好的春秋子仲姜盘,缓步走向玉神人。Tony走到了她身畔。
“秦小姐,如果不介意的话,我能同时检验吗?”Tony注视着她,擡颌指了指她方才检验过的文物,“这样效率会高一些。”
秦天怔怔地望着他,有点反应不过来。为什麽翻译人员也要检查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