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暮云合璧之时,舜英抄写完了最后一页《法华经》,正好明日给太后请安过后,送去安佑宫佛堂供奉。
掩唇打了个呵欠,又瞥了一眼时辰,正琢磨着是先修炼一周天,还是先吃晚膳,撷芳姑姑便快步来禀报:“娘娘,四阿哥身边的扶风嬷嬷来了。”
扶风,是当年沅芷身边四大宫女之一,后来指给了四阿哥做教引嬷嬷。
“哦?让她进来吧。”
扶风的年纪比撷芳略大几岁,与舜英遥远记忆中青嫩的模样已经大不相同,人胖了,脸蛋也圆圆的,满脸透着和气。
扶风嬷嬷上来足足磕了三个头,才道:“四阿哥叫奴才向娘娘告罪,他年岁日涨,不便亲来给娘娘请安,还请娘娘恕罪。”
舜英忙笑着道:“不妨事,他就快成婚了,最近想必也忙得很。”
扶风嬷嬷这才起身,又道:“四阿哥还说,等福晋进了门,让她来给您磕头。”
未来四福晋估计也没多大年纪,舜英便知笑着点头,又叫岁余去书房拿了一幅董其昌墨宝,并两块紫玉光,叫扶风转交四阿哥。
舜英入宫的时候带了不少紫玉光贡墨,但现在她嫌弃得很,打算陆陆续续送人。
藏拙斋。
德妃正在一页页检查着新抄录好的经文,逐字逐句比对,见无错漏疏失之处,这才略松了口气。
王庶妃这才盈盈上前,“娘娘辛苦了,这《金刚经》抄了足足一个月才完工,总算是尽善尽美了。”
德妃揉了揉手腕,“明儿请太后过了目,便可送去安佑宫佛前供奉了。”
王庶妃忙道:“您手腕都肿了,妾服侍您抹些伤药吧。”
德妃点了点头,由着王庶妃伺候着擦药,“明儿就是五月初八了,好歹是赶上了。”
王庶妃心道,四月初八是浴佛节,而五月初八则是伽蓝和善慧两位菩萨的诞辰,也是一等一大日子。德妃娘娘从四月初八抄到五月初八前一日,字字工整,凡有半字不佳,则整页废弃,点灯熬油方才写完。
为了讨太后欢心,娘娘还真是下了苦工了。
王庶妃道:“且不提五公主还养在太后膝下,光凭这份孝心,娘娘便是宫里头一份的。”
德妃缓缓吐出一口气,“最近这日子总算稍稍顺遂了些。”四阿哥也有些日子没去给佟妃请安了,真真是难得。
“小公主身子日益康健,十四阿哥也愈懂事孝顺,娘娘的福气还在后头呢。”王庶妃笑脸盈盈,声音也十分甜美。
提到十四阿哥,德妃眉宇瞬间温和了许多。
德妃生育了三子三女,四阿哥自小养在孝懿皇后膝下,六阿哥夭折于兆祥所,故而十四阿哥便被特许养在德妃自己膝下了,而三位公主,其中最年长的皇七女不幸早夭,皇九女养在了太后膝下承欢,而皇十二女亦是养在德妃跟前。最小的皇女上月才过了六岁生辰,尚未序齿,因此只称呼小公主。
“宜妃抄的是《法华经》吧?”德妃忽的问道。
一旁的领太监连忙躬身应了一声“是”,“宜妃只抄了两卷《法华经》,都是蒙古语的。”
德妃语气平平说:“太后想来会喜欢的。”
王庶妃笑着说:“太后娘娘倒是不往年那般喜爱宜妃了。”
德妃抿了抿唇角,“那便是佟妃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