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多年,姜颜林专治两面派。
她就喜欢挖掘那些把心思藏得很深的人的内里,是黑是红,掏出来看一眼就知。
对祁宁是这样,对韩叙也是这样。
好巧不巧,这两人也是好朋友。
物以类聚还是有点道理的。
——这两人都是常人难以看透的典范。
后来姜颜林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韩叙驯化成了比听话的鱼更有价值的东西。
——对她摇尾乞怜的狗。
喜欢的东西随口提一句,第二天就会送到她手里。
需要查的材料和文献,不用她费工夫就能变成整理好的文档发到邮箱里。
工作上的需要,生活上的便利,物质上的讨好,甚至情绪上的价值,他都竭尽所能了。
在所有人面前温和无害的人,只在她面前袒露阴暗与刻薄。
隔着夏令时整整12小时的时差,两人没在线下见过一次面,周围的共同朋友更是对这层关系一无所知。
但姜颜林很满意,一个不要求名分、不干涉她的想法、不索要她任何承诺的人,甚至压根不在她的现实生活里挤占空间的人,横看竖看都是有益于她的。
所以到后来,姜颜林也没计较这条狗的背叛。
没有过承诺,怎么算得上背叛呢?
她有很多要去的地方和很多想做的事情,而他把后半生的筹码、父母的栽培、学生时代的刻苦努力,都压在了那张绿卡上。
两人分道扬镳,迟早的事。
姜颜林只是觉得有点可惜。
——为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变得面目全非的每一个人。
所以热心市民姜颜林女士,每见一次这位误入迷途的死装哥,就伸出援手一次。
不管是一个月前,还是一天前。
听懂请给掌声。
埃尔又一次发消息过来时,还没到下午。
姜颜林在家做了一套hiit,一边擦汗一边看他的消息。
小伙很热情,也很真诚,说今天餐吧上新了菜式,无论如何都想让她来测评一下。
这就涉及到工作范畴了,姜颜林想起来自己还有个网红博主的副业,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于是快速洗澡换衣服,化了个淡妆,拿上东西就出门。
给朋友打广告,姜颜林一般不收钱。
但埃尔不算很熟,不收他的钱怕他又想太多,姜颜林还是在路上明确给了报价,打了八折,算友情价。
到了店里一看,果然只有他一个人,明摆着是想和她单独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