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代的人有着他们自身的时代局限性。
对于姜颜林的母亲这种老实本分的人来说,勤勤恳恳地工作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
她不会想到任何赚钱的捷径,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走捷径。
姜颜林起初顺从过她的安排,不论是暑假工,还是别的工作。
但最后却发现,母亲对她的爱,与对时代的认知,是彻头彻尾的两回事。
那些为了姜颜林的好,在某些局限性的影响下,其实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
半个多月的夜班暑假工给姜颜林带来的,只有长达半年的停经,以及夜班时被一群混混堵住,闹到报警。
超市的老板也因此直接辞退了她,不想再引来第二次的麻烦。
从这件事之后,姜颜林便再也没有听过家里人对她人生的任何安排。
哪怕是骂她一意孤行,她也觉得不痛不痒。
一件事做与不做,结果都是未知的,那么好坏的概率其实大差不差。
姜颜林比起结果的好坏,更在意这件事是自我意愿的选择,还是别人强加给她的。
如果是自己选择的,那么结果再如何惨烈,她都问心无愧,也绝不怨天尤人。
最起码,她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活。
于是在那一意孤行的几年,姜颜林与母亲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她们无数次爆发争执,整日里没有任何交流,一个在外忙碌,一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工作,挣扎在起步期的举步维艰。
闹到最激烈的时候,姜颜林甚至会面无表情地拿起菜刀,横在自己的脖子上,以这样的极端方式为自己争取自由。
那之后,母亲对她失望的同时,也不再干涉她的任何决定。
直到一年后,姜颜林拿赚到的钱给家里换了新的冰箱,双开门,很漂亮的颜色,替换了那一台坚持十年已久的老冰箱。
母亲才终于肯承认,她有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能力。
姜颜林不曾怨过那几年的不被理解。
她们是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代人,这个社会发展得太快,已经将那些追不上时代变迁的人抛在原地,残酷而无可奈何地快速前进。
姜颜林无数次去教母亲怎么使用最新的智能手机,怎么用软件打车、订酒店,怎么用购物软件买东西。
她也无数次陪外婆去银行,去医院,去种种繁琐的地方处理事务。
有时候也不耐烦,对母亲连截图功能都要敲门问她的惰性思维感到疲惫,忍不住说一句:“你不自己好好学会,以后我不在你身边怎么办?”
说完,又无声地感到懊悔。
姜颜林没有在那样的时代挣扎过,不明白一分钱掰成两分钱来用的难处,也不明白打工吃苦对人的淬炼有什么绝对性帮助。
但过去的篇章早已沉淀为历史,她努力存活在自己的时代的同时,唯一能做的,也不过是努力拽上那个被时代抛弃的人,一路前行。
每当有空坐下谈心,姜颜林都不介意与母亲分享所有的事情。
她的工作,她的计划,她的想法,她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