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他激动地说道,“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声音!”
与此同时,李素芬也遇到了麻烦。
她因为连续上报“异常振点”,被街道办的领导约谈了。
“李素芬同志,最近辛苦了,不过,你上报的这些情况,我们不太理解啊,”一个戴着眼镜的领导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委婉,“什么‘井盖呻吟’、‘路灯叹气’的,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李素芬一听,顿时慌了,以为自己惹了祸,连连摆手:“领导,我可没瞎说,都是我亲耳听到的!”
正在她焦急解释的时候,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周慕云走了进来。
“李素芬同志,你好,我是市非遗中心的周慕云,”他笑着走到李素芬面前,递上一份合同,“我们想聘请你为‘社区感知协理员’,负责巡查并记录社区内的特殊声响,按条补贴。”
李素芬愣住了,半天没回过神来:“协理员?我又不识字,能行吗?”
周慕云笑着递上一支定制的录音笔,按钮特大,还带语音播报功能:“您不用写,就说出来。”
当晚,李素芬在自己的豆腐摊位后,好奇地试按了三下录音笔。
“已收录,环境背景音正常。”一个甜美的女声从录音笔里传了出来。
李素芬的孙子听见了,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抱着她的腿,兴奋地喊道:“奶奶!你成科学家啦!”
李素芬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渐渐散去,只有路灯出微弱的光芒。
于佳佳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老秦,一切都按计划进行,鱼已经入网,可以收网了……”
电话那头传来秦峰低沉的声音:“好,我知道了……”
于佳佳挂断电话,走到窗边,轻轻拉上窗帘。
这次,她确认这城市之下的脉搏,仍然在跳动。
只是,下一秒,她的手机屏幕亮起,一行字跳了出来……
林小满盯着手机屏幕,那行字仿佛带着嘲讽的意味。
她撇撇嘴,心里嘀咕:「这年头,流量来得快,反噬也快。」
然而,还没等她消化完这信息,一封邮件就蹦了出来——“恭喜您的城市感知工作坊,成功入选‘十四五’社区美育扶持项目!”
“卧槽?!”林小满差点没把刚喝下去的枸杞水喷出来。
资助金额后面那一串零,晃得她眼花。
但附带的条件也够呛——提交标准化教案。
她一屁股坐在泵站教室里,看着那些学员们歪七扭八的手绘“声音地图”,那些盲人按摩师摸索出的盲文笔记,还有孩子们用蜡笔涂鸦的“路的表情”,脑子嗡嗡的。
“标准化?这玩意儿怎么标准化?!”她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三天后,林小满默默地点击了“退回申请”按钮。
又过了一周,周慕云顶着寒风,亲自摸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废弃泵站。
“林老师,项目的事儿先不谈。”周慕云搓着手,哈着白气,“就想问问你,如果真让你选十个最该被听见的地方,你会抱哪几个?”
林小满二话没说,从抽屉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了过去。
上面全是些连名字都快被人遗忘的老街巷名。
周慕云接过来,仔细地看了一遍,点了点头。
临走时,他突然停下脚步,回头说道:“林老师,记住,有些事,得先做了,才能被批准。”
说完,他转身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身影很快消失在风中。
林小满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而此刻,于佳佳正站在落地窗前,手里端着一杯红酒,眼神深邃地望着远方。
突然,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她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屏幕,嘴角微微上扬。
“喂,你好,我是于佳佳……”
林小满差点把嘴里的枸杞水喷出来,不是因为那晃眼的一串零,而是那“标准化教案”五个字,简直比甲方爸爸的魔爪还可怕!
“标准化?我呸!”她对着空荡荡的泵站教室,狠狠比了个中指,“声音地图怎么标准化?难道要给每一种声音都贴上二维码,扫码收听吗?!”
三天后,林小满忍痛割爱,颤抖着鼠标点下了“退回申请”按钮。
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