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开始兑换,倾听就变成了交易。”他看着品牌方的人,语气平静但却不容置疑,“当每个人都想着从城市的声音里获取利益的时候,谁还会真心倾听?”
品牌方的人悻悻而归。
秦峰知道,他拒绝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种价值观。
他要守护的,是城市声音的纯粹,是人们对声音最真挚的情感。
就在秦峰为了“声音诚实计划”四处奔波的时候,卢中强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文旅部某个下属机构,有意立项一个“城市听觉遗产保护工程”,需要指定一个执行单位。
这消息听起来,像是天上掉馅饼。
但秦峰知道,这馅饼,没那么好吃。
申报书中明确要求,执行单位必须“具备市场化运营能力”。
这意味着,如果秦峰接下这个项目,就很有可能成为体制的附庸,被资本和权力所裹挟。
如果不接,又会失去一个重要的资源通道。
这就像一道选择题,摆在了秦峰面前。
这天晚上,秦峰和于佳佳又是一夜没睡。
他们坐在麦窝社区的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一遍又一遍地研究着申报书的条款。
窗外,城市的灯光,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亮着他们的脸庞。
“我们不能让城市的生音,变成一种被圈养的资源。”秦峰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我们必须守住底线。”于佳佳点了点头,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最终,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们决定,以“麦窝+无形遗产所”联合体的名义,申报这个项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他们在申报书中,特别注明了一项条款:“所有采集权归声者本人所有,项目无商业独占权。”
这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城市声音的商业开权,将所有的声音,都归还给了城市的主人。
他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们的诚实。
他们要用自己的坚持,守护城市的声音。
申报材料提交的那天,秦峰和于佳佳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但他们相信,只要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守护住城市的生音。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申报材料提交的当天,文旅部审批办公室外,突然出现了一群老人,他们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录音设备,排着长队,静静地等候着……队伍里,李素芬和王姨的身影格外显眼。
她们来这里做什么?
提交材料当日,文旅部审批办公室外,那阵仗,简直了!
要不是门口“闲人免进”的牌子够醒目,秦峰差点以为自己误入了哪个老年迪斯科舞厅。
李素芬、王姨、地铁李师傅……十二位“城市心跳原声带”的口述录入者,一个不少,全来了!
他们不吵不闹,也不拉横幅,就那么静静地杵在那儿,像十二根定海神针,稳得一批。
更诡异的是,每人手里都捧着一只土得掉渣的粗陶罐,罐口还用红布盖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神秘祭祀仪式。
姚小波挤到队伍前面,想看看这些老法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见豆浆西施李素芬的罐子里,是豆浆滴落布筛的“噗嗤噗嗤”声;地铁李师傅的罐子里,是井盖螺丝帽碰撞的“哐当哐当”声。
最硬核的,还得是周正礼。
他颤巍巍地从一个军绿色帆布包里,掏出一节锈蚀斑斑的测震铜管,郑重其事地放进了一个牛皮纸箱里,然后,用一种“你们这些小年轻懂个屁”的眼神,扫视了一圈在场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