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酿的微醺、桂花的清甜、圆子的软糯在舌尖化开。
可他咀嚼的动作却忽然停住了。
“这味道……真特别。和我记忆里那个味道,太像了。”
刘小英笑了笑。
“加了点橙皮,提提味。别看量少,可香得很。”
窗外,一轮清月悄然爬过窗台。
两位老人不知何时已凑在桌边聊起了正事。
苏德文说起渔船的柴油机老化,功率上不去,出海耽误时辰。
吴兴德听得认真,顺手拿起筷子在桌上比划起来。
“丫头。”
刘小英把苏晓玥拉到一边,语气带着一丝急切。
“去楼上把那本旧绣谱拿下来吧,就搁在西屋的木箱子里,记得小心些,别弄坏了边角。”
阁楼的楼梯吱呀作响,苏晓玥一步步踩上台阶。
推开小门,她一眼就看见角落里的樟木箱。
掀开箱盖,一本黄的本子静静躺在几件旧衣之间。
她小心翼翼地将它捧起,翻开封面。
里面全是细致手绘的衣裳图样。
每一页的右下角,都盖着一个小小的红色印章。
“吴晓琼指导”。
“找到了。”
苏晓玥抱着那本旧绣谱快步走下楼,将它递到刘小英手中。
刘小英接过本子时,眼神里浮现出久违的光亮。
她翻到其中一页,郑重地递到吴兴德面前。
“您看看这个,吴老师,您一定会觉得眼熟。”
纸上画着一件典雅的旗袍。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枚领口的盘扣,竟是两只并列展翅的飞鸟。
“真巧。”
吴兴德凝视着图纸,声音柔和。
“去年我负责修缮城南那座老亭子的时候,屋顶的雕花设计,灵感就来源于这样的纹样。”
他抬起头,目光与刘小英相遇,眼中闪过一丝感慨。
“有时候啊,历史就像一个闭合的圆环,我们这些人,不过是偶然拾起遗落的针脚,把断了的线头再一针一针地缝回去。”
回程时,夕阳西下。
吴兴德刚走到院门口,忽然停下脚步,回过头来。
“海荣刚才跟我提了一嘴,说你们在申请黎国时装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