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他的家人——不完美,伤痕累累,但都在努力理解彼此。
晚餐比预想的顺利。
江辞安静地吃着自己盘里的食物,偶尔回答池父母谨慎的问题。
当话题转到他在特教学校的成就时,他甚至主动展示了几张数学竞赛的照片——这对江辞而言简直是社交奇迹。
“对了,”林雨突然想起什么,“小觉,你把那个盒子带来了吗?”
池觉点点头,起身去卧室拿出一个鞋盒大小的纸箱:“我和爸妈整理了一些你可能会想留下的东西。”
江辞疑惑地看着那个盒子。
池觉小心地打开,里面是一些小对象。
——江辞在池家画的数字图画,他最喜欢的蓝色蜡笔,那个被踩扁又修复的另一个小铃铛,还有一本相册。
“这是”池觉拿出相册翻开,“你离开后我们找你的证据。”
一页页寻人启事、报案记录、车票存根,甚至还有池觉手绘的寻找路线图。
最后一页夹着一本厚厚的日记,翻开全是池觉记录的寻找过程和自责的话语。
“2014年10月20日:今天去了江城的所有福利院,没有线索。如果那天我送他上学就好了”
“2015年8月23日:乖宝生日,贴了100张寻人启事,希望有人看到”
“2016年12月31日:又是一年过去了。乖宝,你还在看星星吗?”
江辞的手开始颤抖,呼吸变得急促。
池觉意识到他可能过度刺激了,赶紧合上相册:“对不起,不该一下子给你看这么多”
“不。”江辞罕见地打断他,伸手重新打开相册,“需要看。”
他缓慢地翻动着页面,目光扫过每一张寻人启事、每一页日记。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当翻到一张池觉在报纸上登的寻人广告时,江辞的手指停住了——广告旁边是一张照片,十四岁的池觉站在江辞空荡荡的床前,眼神空洞。
“五年”江辞的声音嘶哑,“为什么不放弃?”
池觉深吸一口气,决定说出那个藏在心底多年的答案:“因为你是我的家人,家人不会因为走失就放弃寻找。”
这个简单的陈述像打开了某个闸门。
江辞的呼吸突然变得紊乱,眼眶发红,整个人开始轻微颤抖。
——这是情绪崩溃的前兆。
池父母识相地站起身:“我们去厨房收拾一下。”
林雨轻声说,给了儿子一个鼓励的眼神。
当厨房门关上后,池觉小心翼翼地靠近江辞:“需要空间吗?还是”
江辞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不是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