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往返需要37分钟(超市排队高峰期),所以我有一段时间可以不受干扰地写这封信。
你放在我枕头下的信,我读了3遍,第1遍理解内容,第2遍分析情感,第3遍只是因为你写的。
首先,关于那些未寄出的信:23封中,有17封写于第一年。
频率随时间递减,符合指数衰减模型,系数-0183。不是因为思念减少,而是因为越到后来,越不确定是否还被记得。
现在知道它们被你保存着,心率提高了26,持续3分12秒(手表数据)。
你记录的数字很准确,但遗漏了一个关键变量:当你靠近时(距离小于12米),我的皮肤温度会上升04-06c。这是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实验次数超过300次。
关于你的噩梦:我知道你会来看我。
监控器不是必要的,因为你脚步声的特征频率我很熟悉(23hz,区别于其他人)。
你通常会停留4-7分钟,有时会帮我掖被角(概率63)。这些观察数据从我们重逢后第14天开始记录。
我也保存了一些关于你的数据:
-你煮咖啡时总先倒水再放咖啡粉,违背说明书上的顺序,但成功率985。
-你说“没事“时,实际有事的概率高达793(根据瞳孔扩张和声纹分析)。
-你打篮球时,投篮命中率在我在场时提高112。
-你身上有特殊的气味分子,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安抚效果显著)。
昨天你问我为什么总是看着你解题。
现在可以回答:因为你思考时会无意识地咬下唇右侧(概率82),这个动作触发我的多巴胺分泌,浓度约增加37noll。比解出任何数学题都更令人愉悦。
你信末的“公式”很美,但不够严谨。以下是修正版:
设s(t)为t时刻的思念强度,
s(t)=se(kt),其中k=000314(取自π)
边界条件:s(0)=72(我们的数字)
这样当t→∞时,s(t)→∞
更符合实际情况。
关于未来,我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
-变量包括:我的学术轨迹、你的工作地点、我们目前的居住面积
-约束条件:最大分离距离≤10公里(超出此范围会导致双方效率下降)
-优化目标:最大化共同时间
求解结果:5年内共同居住概率987,建议提前物色有大书房的住宅(钢琴需占地24㎡)。
最后,情感表达一直是我的缺陷项。但最近学习到:
-言语表达准确率:624
-肢体接触传递效率:883
-音乐数学表达效率:937
因此,附上一段编码后的旋律(见附件),译码密钥是我们的初遇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