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复习计划表精确到了每分钟,错题本又增厚了一倍,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颜色的批注和总结。
他甚至压缩了部分睡眠时间,眼底染上了淡淡的青黑色,但眼神依旧锐利专注,像一把绷紧的弓。
商寄的变化则更为外显。
他课间不再溜出去打球,和哥们儿的插科打诨也明显减少。
那堆永远乱糟糟的试卷和讲义破天荒地被他塞进了一个大大的文件袋里,虽然依旧谈不上整齐,但至少能找到了。
上课时,他转笔的频率低了,盯着黑板的眼神多了前所未有的专注和……疲惫。
他甚至会主动拿出语文书和英语笔记,皱着眉头啃那些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
“喂,这个‘之’字的用法到底有几种?怎么老是分不清?”某天午休,商寄用笔帽戳了戳谢聈的胳膊,指着语文复习资料上的一处,语气带着罕见的烦躁。
谢聈从一堆物理公式中抬起头,看了一眼:“七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动词‘到往’、助词‘的’、音节助词无实义。”他流畅地报出,并随手在草稿纸上写下几个例句,“结合句子成分和上下文判断,记典型例句最快。”
商寄看着那几条清晰的例句,若有所思:“……哦。谢了。”
他拿回自己的书,低头默默记诵起来,那副认真的模样让谢聈都感到些许意外。
竞争的张力在两人之间无声地蔓延。
他们不再像月考前夕那样交流题目,更多的是各自为战,偶尔抬头看向对方时,眼神里都带着审视和绝不认输的决绝。
期中考试如期而至。
考场里静得只能听到笔尖沙沙作响和偶尔翻动试卷的声音。
每一科试卷的难度都超出了月考,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压轴题目的复杂程度让不少同学考完后脸色发白。
谢聈全力以赴。
他谨慎地对待每一道题,确保基础分尽收囊中,对于难题则充分调动所有知识储备,思维高速运转。
交卷时,他感觉像是进行了一场漫长的脑力马拉松,精神疲惫却又异常亢奋。
商寄的状态则显得有些起伏。
考数学时他眉头紧锁,中途甚至烦躁地揉了好几次头发,但最后时刻似乎豁然开朗,笔下飞快,考语文时他表情凝重,作文写得异常慢,考英语时他又恢复了些许从容,物理则是他的主场,答题速度极快。
最后一科考完,教室里一片劫后余生的哀嚎。
“完了完了,数学最后那道题我根本没时间做!”
“物理也太难了吧!感觉及格都悬!”
“英语阅读根本看不懂啊……”
商寄甩着有些发酸的手腕,走到谢聈旁边,语气带着一种强撑的轻松:“怎么样啊优等生?这次还能稳坐钓鱼台吗?”
谢聈正在仔细回想一道化学选择题的选项,闻言抬头,看到商寄眼底有着和自己相似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压抑着的、不服输的光。
“等成绩吧。”谢聈收拾好文具,依旧是这个回答,但这次,他心里远没有月考时那么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