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静书正想着,该找谁来帮忙,就听到家里的院门被人叩响了。
请人
孟静书正想去开门,却没顾萱儿动作快,几步跑去将门打开了。
门外,王张氏领着一个年轻媳妇越过顾萱儿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朝着与李氏扛着一大筲箕糯米的叶氏招呼。
“老嫂子,忙什么……”话未说完,就被那一筲箕白花花的糯米给惊住了。
“老嫂子,你们家这是要包多少粽子啊?这一筲箕的糯米,怕是有个二三十斤了吧?”
叶氏没搭理她,径自与李氏先把米放到了梧桐树下早已备好的桌子上,才回头一边抹汗一边与王张氏寒暄。
“不止呢,灶房里还沥着一筲箕呢。”
王张氏的嘴张得更大了。
“吃得完吗?是不是你家老三俩口子发财了,今年你打算给亲家多包些节礼啊?可就算那样,这也还是太多了吧?”
白糯米啊,她跟叶氏交好二十几年了,叶氏是个大方人没错,可也不至于这般大方吧?
刘玉婵在一旁也惊呆了,本来就大的眼睛几乎瞪到圆了。
可她比王张氏年轻,脑子也转得快,只一瞬间明白过来,“这些粽子怕不是包来送人的,而是要拿去卖的吧?这几日听娘说了,伯母家的三嫂甚是能干,这主意想必也是三嫂子想出来的。”
叶氏立马笑了起来,朝着刘玉婵投去赞许的眼光。
“还是玉蝉聪明,你娘怕是个傻的,就算你伯母送得起一家十来斤的粽子,别人家也吃不完啊。这些啊,都是书儿带着她嫂子们张罗的,要拿去卖的。”
说着,不客气的一把扯过了婆媳二人的手坐到了桌边的长凳上。
“来,来都来了便是闲着,干脆帮着我一起包吧。”
王张氏跟叶氏关系近,这点小事不会推辞,当下撩起袖子就开始干了起来。刘玉婵却在旁边缩着手,不说话,也不动手,只微垂着头。
孟静书见王张氏在粽叶里只放了糯米就要包,忙走上前压住了王张氏的手。
“婶子,我们这个粽子不只包白米,还要加馅料,喏,你老就帮我们包一下枣泥的吧。”孟静书说着,将一碗枣泥放到了王张氏手边。
王张氏咦了一声,用筷子夹了一小块枣泥闻了闻,而后放入嘴里,一丝香甜气息裹着红枣特有的味道瞬间席卷了她的味蕾,让她忍不住笑眯了眼。
“这个好,这个比白水粽子得好吃多了。哎呀,还是城里人会吃啊,老三家的从前在家没少吃这些花样儿吧?”
孟静书莞尔一笑,也没掩饰。
“是吃过不少,不过那都是靠着家里。以后能不能吃上,就得靠自己了。”
原主一共也就十四岁,可她的记忆却不全面,起码原主幼年时的记忆她是没有的,所以她也不知道原主以前是个什么日子。
但不管什么日子,都已经过去,她只看未来!
“娘,人手还是不太够,你领着婶子还有嫂子们先包着,我出去请几个人来帮忙。”
一千多个粽子呢,一个人包一百个那也得十个人才包的完。
叶氏婆媳是干惯了的,自然知道孟静书这些粽子包起来麻烦,会比往年耗时,光靠她们几个人包不完,但让孟静书出去请人,叶氏却不放心。
“要不还是我去请人吧,这村子里,你一共认识几个人?”
孟静书抿了抿唇,“要不然娘跟我一起吧?顺道也让我多认几个人。”
这话在理,叶氏便去洗了洗手,领着孟静书出门了。
“你是不是已经有想请的人了?”
一出门,叶氏就冲孟静书问道,孟静书也没遮掩,径自点了点头。
“娘,咱们的粽子是做买卖用的,没道理让别人给咱们打白工,我想好了,给每个帮忙包粽子的工人十文工钱,娘你看可行吗?”
叶氏蹙了蹙眉,“一个人十文钱,那你打算找几个?”
“咱家现在要包的粽子比较麻烦,一个人包到天黑能包七八十个是高手,一般人也就五六十个,咱自家会的只有你和嫂子们,大丫二丫都要现学,我打算再找五六个吧。”
五六个,加家里的两个就是八个,那就是八十文钱了。
叶氏琢磨着就有些肉疼,孟静书一看她蹙着眉心就知道她心疼钱了。
“娘,咱这钱可不能省,你想想,咱们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到时候旁人必然心里有落差,万一把这事儿随口一说,外人是不是就能说咱们顾家会占便宜,让人给自己打白工,却把自家赚得盆满钵满的,这话听着,你是不是得生气?”
顺着孟静书的话这么一想,叶氏顿觉气都不顺了。“是了是了,你这话有道理,咱给钱吧,给了钱就能把人的嘴给堵上了。”
虽说请的人都是自己看着不错的,可钱的事儿,谁也不敢打包票,就像白家一样,从前两家关系多好啊,如今呢?
所以书儿的想法没错。
“那你说说你想请谁?咱先去请了再去请我相熟的。”
孟静书点点头,竟将叶氏带到了唐家门外,这让叶氏吃了一惊,“书儿,你……你就不怕吗?这可是唐庆那个畜生的家!”
若是她,就算那日唐庆没占到自己便宜,自己也是恨不得一辈子绕着这处破院子走的。
孟静书却娴静一笑,“唐庆不是蹲大牢去了吗?那还有什么可怕的?至于别的,娘,我越是绕道走,只怕别人越觉得那日我吃了什么亏呢。而且那日要不是徐家姐姐大义灭亲,我只怕真要遭殃,再有之前我可从她们家这儿摘了不少桑叶和桑葚,就当是还人情,咱也该拉拔她们一把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