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走过剑气长城,在成功踏上崭新剑道之前,这个狗东西,说的话最为难听,宁远记得很清楚。
不管如何,在杨老头的暗中授意之下,这几位远古神灵的身家性命,不说全部,起码都有一半,交到了他的手上。
他说了算。
这也是封姨愿意与他平辈相待的真正缘由。
没辙,他们这些留在人间的神灵,除了不在浩然天下的,其他所有人的部分神格,都掌握在老神君手里。
就连水火至高,也被杨老头看管。
面对被老神君看重的宁远,封姨自然不敢小觑,以礼相待都是轻的,必要时,哪怕对方提些无理的要求,自己都得照办。
妇人仔细凝视眼前的年轻人。
宁远大大方方与其对视。
不消片刻,封姨就收敛心神,不敢再多看他的心境一眼。
方才她施展神通,匆匆一瞥之下,看到了宁远心相天地的一座长桥。
金色长桥。
而在那好似没有尽头的长生桥上,站着一位背剑之人,本是青衫,却浑身泛着光彩夺目的金光。
那人转过身,平淡的望了她一眼。
金色眼眸,天威浩荡,就像是用心声与她冷冷说了一句,“不该看的别看,以下犯上,大逆不道之举,少做为妙。”
妇人惊出一身冷汗。
等到再次抬起眼眸,对面的一袭青衫,正微笑着望向自己,双手拢袖,神色从容。
真是古怪。
宁远收敛笑容,没打算追究她的僭越之举,开门见山道:“晚辈心中一直有个困惑,希望封姨能够为我解答。”
妇人伸出一手,“但说无妨。”
年轻人斟酌道:“当年我在藕花福地顿悟剑道,为何能引来你们这些存在的窥视?”
封姨笑问道:“老神君没与你细说?”
宁远摇头,“什么细不细说,压根就没说。”
那老头最会打哑谜了。
妇人嗯了一声,解释道:“因为你的剑道,别开生面,脱离了原有的剑术道统,就像武夫跻身最强,会引起天地共鸣一样。”
“你应该也知道,天下剑术天上来,而今的几座人间,无论来自诸子百家哪一脉,只要是剑修,都无法脱离这条根本剑术。”
宁远又问,“既然如此,出现了第二条剑道的情况下,你们又为何不愿看见,要我原路返回?”
封姨叹了口气。
沉默片刻。
她说道:“因为我这种远古神灵,在人间安稳惯了,实在是不想再起事端,别人不清楚,但我是如此想的。”
宁远再有第三问,“那个老车夫,这个狗东西,如今身在何方?”
封姨脸色一僵,小心翼翼问道:“一定要杀他?”
一袭青衫随口道:“看我心情。”
妇人接连叹气,最后还是点头道:“老车夫前不久,被神君召来小镇,许是没谈妥,很快就返回了大骊京城。”
封姨轻声道:“老车夫其实本性不坏,只是脑子不太好使,也没必要杀他,教训一顿得了。”
“何况他如今还是大骊的皇室供奉,替那位皇后娘娘驾车,宁远,你现在又是大骊的镇剑楼主,说来说去,也算半个自家人……”
宁远摆摆手,打断道:“晚辈还没去大骊,不曾上任,所以跟他不是自家人,封姨说这些,没用。”
美妇长叹一口气。
老车夫与她,虽然从不是什么同道中人,可毕竟都是远古神灵,多少有点情分,妇人也不想看着他去死。
从头到尾,封姨都没有小看这个年轻人,哪怕他现在,只有元婴境的微末道行。
她与大多数神灵不同,没有那么倨傲,凭借本命神通,许多天下大事,也都逃不过她的耳目。
能劈开一座蛮荒天下,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甚至在今天见面之前,封姨就给自己算过一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