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明黑莲花羡鱼珂 > 第49章 潮音如故(第2页)

第49章 潮音如故(第2页)

那是徐恭的心血,是沙头岙村民几辈人的积蓄,当然,没有人会花钱去给别人造梦,大家等的都是此去一行,赚个盆满钵满,陈三复的船队已经无数次验证了这件事,如今宁波府没有人会怀疑这件事,只怕自已上船太晚。

徐恭在子夜辗转难眠。他轻手轻脚地披上外袍,鬼使神差地走向如意港。

海风裹着桐油和

铁锈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想再看一眼即将远行的货物,一想到自已的心血即将启程去往大海的另一边,想象着这些器物在异邦宫殿里绽放光彩的模样,他便激动难耐。

可走近些,便能察觉到异样。本该热闹的装货声中,夹杂着几声压抑的闷哼,风中隐隐飘来血腥味。

徐恭忽得眯起眼——不对啊,那些人分明是在卸货。

十几条漕运小船如鬼魅般贴在大船旁,一箱箱笨重的货物被无声无息地从大船上运下来。

“这、这是作甚?”徐恭冲上前抓住一个力工,“我们的货要直发西洋的!”

力工眼神闪烁:“头儿说,先运去别处暂存。”

“送去哪?不去西洋了吗?”徐恭急切追问。

力工不耐烦地推开徐恭:“我怎么知道,别耽误我做事。”

徐恭不依不闹地抓着力工:“你们陈爷在哪?我得去问他!我跟他签过契的,他要把我的货送去西洋的!”

郑源拎着酒壶从船舷上探出头来,懒懒俯视着徐恭,像看一只扒在碗沿的蚂蚁。

他晃着酒盏,道:“明日这海港要出大事,我这是在救你的货。”

徐恭眼尖,看到了郑源腰间郑家的牌子:“你是郑氏盐商的人?这些都是运盐的漕船?你们来如意港做什么!”

徐恭的吼声惊飞了桅杆上的夜鹭,“我现在就去告诉陈爷——”

酒盏突然砸碎在徐恭脚边。

郑源叹了口气:“给脸不要。”

他抬手做了个手势,两个漕工立刻钳住徐恭双臂。

郑源纵身跃下船舷,靴底重重砸在潮湿的码头上。徐恭浑然不觉危险降临,他的视线死死盯着那些被搬上小船的器物上——他的心血,正一件件离他远去。他嘶吼着扑向船帮,指甲在粗糙的木板上刮出几道白痕。

此刻的徐恭尚未明白,他就像那条那条正在解开的缆绳——麻绳在系缆桩上一圈圈松脱,被潮水越拽越远。绳头还在岸上徒劳地蜷曲,整条长绳却已半浸在海水中,随着波浪起伏。就像他抓不住那些飘向黑暗的嫁妆,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也终将从他指缝间流走。

徐恭最后听见的是颈椎断裂的脆响,以及郑源对漕工们的笑骂:“扔海里去,明儿这里打起来,正好栽赃给他们。”

咸涩的海水灌入鼻腔,徐恭浑浊的瞳孔里,还映着港口未熄的灯火。潮声阵阵,像是遥远国度传来的回响。

第二日,震惊宁波府的泣帆之变发生,海港的浓烟遮蔽了整片天空。百姓们望着化为灰烬的商船,惋惜多少人的财富在这场大火里付之一炬。宁波府经历了一场历时数年的动荡,破产者有如过江之鲫,却鲜少有人知道,郑家的私库里,堆满了提前从商船上偷出来的珍宝。

这些被悄悄转移的货物中,一批巧夺天工的嫁妆器物却让郑家犯了难。

这批器物不似茶叶、丝绸等物千篇一律,太有特色反而惹眼。无论是单卖还是整单脱手,买家必会询问出自哪位匠人之手,郑家行事谨慎,怕因小失大,因此一直将这批器物藏于库房。

几年后郑家大公子突然离家出海,郑家与康家退婚,郑家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困境,宁波府也到处传着是郑家的闲话。

就在这个当口,不务正业光爱钻营偷鸡摸狗之道的郑应章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对外宣称要上天台山拜师学艺,实则闭门研究这批嫁妆的精妙工艺。数月后,他顶着“浪子回头、学成归来”的光环,将一方结合骨木镶嵌与金银绣工艺的檀香四季屏献给即将入宫的吴昭仪,立刻在宁波贵族圈引起轰动。

为了掩人耳目,郑应章将大件的拔步床、屏风等物拆解,取其精华,重新制成精巧的首饰匣、妆奁等小件,并立下规矩:每年只出一件精品。这“岁琢一器”的名头很快在江南贵族圈传开,通过营销这种稀缺性,使得人人趋之若鹜。

就这样,郑家不仅成功将这批来路不明的珍宝洗白,更借着郑应章的“大师之风”,让这个盐商之家在文人雅士中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

而那个匠人的名字,在如潮的岁月中一点点蚀刻殆尽。到如今,连郑家人都不记得这些货物到底出自谁之手了。人是会骗自已的,说谎久了,他们连自已都以为,这些器物就是出自于郑应章之手。

有些谎言说久了,便成了真。郑应章经年累月地抚摸着那些器物的凿痕,稍作加工,拆解那些器物,竟也成了他记忆里自已亲手雕琢的模样,最终连自已都相信,那些纹路本就是出自他之手。

郑源只记得,那匠人个子不高,有些驼背,说话还带着口音,看着人挺窝囊的,倒还挺有力气,硬生生在船舷上抓出指痕来。

郑源没有注意到,徐妙雪掐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