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迷雾
死者身份的确认,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多条侦查通道。刑侦一队的效率极高,兵分多路,同时推进。
李姐带队在张伟的公司继续深入调查,重点排查他近期经手的所有项目丶接触的客户,尤其是可能存在经济纠纷的对象。公司配合地调出了所有的业务记录和通讯往来。
王哥则负责梳理张伟的家庭财务状况。其妻子提供的信息有限,只知道张伟近期陆续投入了一笔不小的资金,约二十万,到一个所谓的“高回报项目”中,资金是通过多个私人账户转出的,收款方信息模糊。这笔钱几乎是家庭的大部分积蓄。
技术队那边对手机数据的恢复和解析更为彻底。他们成功恢复了部分被删除的短信和微信聊天记录碎片。其中,一个没有保存姓名丶备注只有一个“H”字母的联系人,与张伟在案发前一周内的联系异常频繁,且对话内容隐晦,多次提到“份额”丶“回款周期”丶“风险”等字眼,最近两天则出现了明显的争执语气,最後一条信息是张伟在案发当天下午发出的:「今晚滨河路老地方,必须见面谈清楚!」
这条信息几乎与目击者“争吵”的证言完美吻合!
“立刻查这个号码的所有者!”秦锋盯着屏幕上那条致命的信息,声音冰冷。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号码的注册身份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经核实,该老人从未使用过此号码,身份很可能被冒用。又是一张不记名的黑卡。
虽然号码身份是假的,但现代刑侦技术并不仅仅依赖于登记信息。通过调取该号码的活动轨迹基站数据,技术队发现,这个“H”的号码,在案发时间段内,信号确实出现在滨河路现场附近!并且在案发後不久,信号迅速移动,最终消失在城北的一个大型居民区附近後,彻底关机,再无活动。
与此同时,对张伟资金流向的追踪也取得了突破。经侦部门的同事协助下,那笔二十万的资金虽然经过几次流转,但最终汇入了一个名为“周浩”的个人账户。而开户银行预留的手机号,正是那个与张伟频繁联系的神秘“H”!
周浩!嫌疑人第一次有了一个清晰的名字!
“查这个周浩!所有信息!社会关系丶职业丶住址丶前科!”秦锋一拳砸在桌子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和即将破案的兴奋。
信息很快汇总上来:周浩,29岁,无固定职业,名下注册过一个皮包文化传媒公司,早已倒闭。有诈骗前科,三年前因参与一场集资骗局被判处缓刑。其常住地址,正是城北那个大型居民区!与“H”号码信号最後消失的区域高度吻合!
所有的线索,如同无数条溪流,最终全部汇向了这个叫周浩的男人!
经济纠纷丶诈骗前科丶虚假身份联系丶案发时段出现在现场附近丶信号消失在其住址区域……周浩的嫌疑急剧上升!
“申请逮捕令!立刻对周浩的住所进行布控和实施抓捕!”秦锋没有丝毫犹豫,果断下令。
抓捕小组迅速集结,直奔城北周浩的住所。白小璐的心再次提了起来,紧紧跟着队伍,这一次,她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作为专案组的一员参与行动。
然而,抓捕行动却并不顺利。
周租住的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六楼。突击队员破门而入後,发现屋内凌乱不堪,但空无一人。桌上放着吃剩的泡面盒,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电脑主机还是温的。
“人刚跑不久!”王哥检查後得出结论。
技术队立刻对房间进行搜查,发现了多张不记名手机卡丶一些僞造的名片和合同文件,以及一本记录着许多人名和金额的笔记本,其中就有张伟的名字和那二十万的记录!这进一步证实了周浩以投资为名进行诈骗的犯罪事实。
但在屋内没有找到任何刀具或与血迹相关的物品。
“他肯定是察觉到了什麽,提前跑了!”李姐恨恨地说。
秦锋脸色阴沉,检查着周浩的电脑,技术队员正在尝试恢复数据。“查他所有的社会关系,可能的落脚点!调取小区和周边所有监控,看他往哪个方向跑了!他仓促逃跑,必然留下痕迹!”
大规模的排查再次展开。监控显示,周浩在案发後返回家中,但在警方到来前约一小时,他背着一个双肩包,匆忙拦了一辆出租车离开了小区。
出租车的行踪被沿途监控捕捉,最终消失在城郊结合部的一个大型交通枢纽站附近。那里人流量极大,班车衆多,通往四面八方,追踪难度极大。
周浩,就像一滴水汇入了人海,再次从警方的视野中消失了。
案情似乎又回到了原点——锁定嫌疑人,但嫌疑人潜逃。
回到局里,气氛有些压抑。明明已经锁定了凶手,却让他抢先一步逃脱,这种功亏一篑的感觉让人无比憋屈。
白小璐看着白板上周浩的照片——一个看起来甚至有些斯文丶眼神却带着一丝滑头的年轻男人。就是他,为了骗钱,残忍地杀害了张伟吗?
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如果只是诈骗败露,争吵杀人,周浩的反应似乎过于“专业”了?清理现场丶带走凶器丶使用不记名电话丶提前潜逃……这更像是一个惯犯的手法,而周浩的前科只是诈骗,并非暴力犯罪。
但她没有贸然说出自己的疑虑,只是默默地将疑问埋在心里。
秦锋站在白板前,目光扫过周浩的资料和逃跑路线图,沉默良久,忽然开口:“他的逃跑路线计划得很周全,不像临时起意。他对自己的罪行暴露,似乎早有预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重点查两个方面:第一,周浩所有的通讯记录和社会关系,尤其是案发前後联系过的人,找出谁可能给他通风报信,或者他可能投奔谁!第二,重新梳理张伟的社会关系,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双线并行!”
他的命令沉稳而清晰,并没有因为周浩的逃脱而乱了方寸。
会议结束後,白小璐被分配协助李姐梳理周浩的复杂社会关系。面对厚厚的通话记录和银行流水,她看得头晕眼花,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就在她仔细核对一笔周浩案发前几天的取现记录时,一个熟悉的名字突然跳入了她的眼帘——转账方,竟然是张伟所在的那家建材公司!而收款方,是周浩那个皮包公司的一个关联账户!
这笔账目金额不大,只有五万元,标注为“项目保证金”,发生在一个月前。
张伟的公司,和周浩之间,竟然还有一笔官方账目往来?
白小璐的心猛地一跳,她立刻将这条发现指给了李姐。
“建材公司给周浩转过账?”李姐也皱起了眉头,“这和他们说的‘私下投资’不符啊。问问公司那边!”
李姐立刻打电话给还在张伟公司调查的同事。
得到的回复却令人意外:公司财务确认有这笔支出,是张伟经手的一个小型宣传项目支付的预付款,合作方正是周浩的公司。但公司层面认为这只是一个小业务,并不知道张伟後来的“私人投资”也与这个周浩有关。
张伟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公司的合作方,发展成了自己的“私人投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