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水浒琼英的扮演者 > 暗夜织网风起微澜(第1页)

暗夜织网风起微澜(第1页)

暗夜织网,风起微澜

张清的安排极为周到。他留下了一个名叫“石秀”的哑巴老仆照料琼英,此人虽不能言,但手脚麻利,眼神精明,对张清极为忠心,显然是心腹中的心腹。

哑仆石秀不仅负责琼英的饮食起居和换药,还每日为她带来最新的外界消息,尤其是关于梁山大军动向的。

琼英的腿伤在她的自我调理和哑仆的精心照料下,愈合得很快。她并未闲着,一方面通过哑仆,开始有意识地收集郓城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情报,特别是关于各地豪强丶山寨势力以及官府动态;另一方面,她也在暗中物色可用之人。

“安氏医馆”暂时关闭,但她“安郎中”的名声仍在。她让哑仆暗中放出消息,称“安郎中”回乡探亲,归期未定。同时,她开始利用之前行医积累的人脉,通过哑仆接触那些受过她恩惠丶且身世清白丶有几分义气的底层人物,如码头力夫的头领丶走街串巷的货郎丶甚至是一些消息灵通的乞儿。

她并不急于摊牌,只是以“安郎中”朋友的身份,提供一些银钱或医药上的帮助,潜移默化地施恩,观察其品性。她知道,建立自己的力量,根基在于“信”与“利”,急不得。

这期间,通过哑仆带来的消息,她了解到梁山大军已如期开拔,兵锋直指淮西王庆。张清作为马军八骠骑之一,自然随军出征。一切似乎都沿着原着的轨迹在发展。

然而,细微的变化已然发生。

这一日,哑仆石秀比往常回来得晚了些,脸上带着一丝凝重。他用手势急切地向琼英比划着。

琼英与他相处多日,已能大致理解他的意思:“朝廷……催促?粮草……不足?”

石秀用力点头,又比划了一个“慢”字,和“张”字。

琼英心中一动:“你是说,张清将军他们……进军速度有意放慢了?因为粮草不济?”

石秀再次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许,随即又比划了一个“拖”字,和“等”字。

琼英顿时明白了。这就是张清所说的“保存实力”的第一步吗?以粮草不济为由,拖延进军速度,既可避免与王庆主力过早硬碰硬,消耗自身实力,也可借此观察朝廷的反应和後续补给情况。

“妙啊!”琼英忍不住赞道。这看似消极的“拖延”,实则是一步试探性的好棋。既符合常理,不易引人怀疑,又能达到战略目的。张清果然一点就透,并且有能力在梁山的军事行动中施加影响。

看来,他在军中的威望和人际关系,比想象中还要深厚。

“还有别的消息吗?”琼英追问。

石秀想了想,又比划起来。这次的信息更让琼英心惊。他提到了“童贯”丶“监军”丶“催促”,还有一个“内应”的手势。

“朝廷派了童贯的心腹做监军?正在催促进军?而且……王庆那边,可能有梁山的内应?”琼英逐条解读,脸色渐渐严肃。

监军的到来,意味着朝廷对梁山军的控制和不信任在加强。而内应……这似乎是原着中未曾明写,或者被她忽略的细节?如果真有内应,那张清他们的“拖延”战术,恐怕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局势比想象中更复杂。

“我们需要知道更多关于那个‘内应’的消息。”琼英对石秀道,“还有,想办法查查那个监军的底细,以及朝廷後续粮草调运的具体情况。”

石秀郑重点头,表示明白。

哑仆离开後,琼英陷入沉思。张清在前方与明枪暗箭周旋,她在後方也不能只满足于小打小闹的布局。她需要更快地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情报网络,至少要在郓城及周边地区,形成一张能捕捉风吹草动的“网”。

她将目光投向了之前物色的那几个人选。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几天後的一个夜晚,石碣镇外一座废弃的土地庙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