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迅捷视频剪辑软件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秀女(第3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秀女(第3页)

阳光透过窗棂,映出空气中浮动的微尘。

“景大人,”一个年轻御史激动地说,“内阁七席,都察院至少要争得一席!否则今后谁来监督这些阁臣?”

景清沉吟片刻,指尖轻叩案面:“监察之权,本就在制衡。若都察院入阁,岂不是既当选手又当裁判?这与制度设计之初衷相悖。”

“可是大人,”另一个御史接话,“若内阁尽被文官把持,武将们必定不满。不如推举景大人入阁,以都察院身份居中调和。如此,既全了制度,又能实际参与机务。”

景清目光闪动,显然有些心动。

他望向窗外巍峨的宫墙,良久方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傍晚,五军都督府。

以武定侯郭英为的一干武将正在饮酒议事。

厅内烛火通明,酒气氤氲中,气氛格外热烈。

“他娘的!”一个粗豪的都督同知拍案而起,震得酒盏叮当作响,“这内阁要是全让那些秀才占了,往后咱们武将还有说话的份吗?军费、粮草、边防,哪一样不是咱们最清楚?”

郭英慢悠悠地抿了口酒,眼角皱纹里藏着精光:“急什么?陛下设立内阁时特意说了参预机务,军务难道不是机务?”

“可是侯爷,”另一个将领皱眉,“文官们肯定会推举兵部侍郎铁铉入阁,他虽是兵部,可终究是文官出身啊!哪里真懂得咱们武将的难处?”

郭英冷笑一声,放下酒盏:“所以咱们得推举真正的武将入阁。老夫已经联络了二十多位将领,明日联名上奏。这内阁,必须要有咱们的人!”

“侯爷英明。”

……

奉天殿,朝会。

这日的朝会格外紧张。

当皇帝问及内阁人选时,各方势力纷纷出列。

“陛下,”吏部尚书张紞先出列,声音沉稳,“内阁重地,当选老成持重、熟悉政务之臣。臣推举方孝孺、陈迪”

“臣有异议!”兵部侍郎铁铉立即打断,声如洪钟,“内阁参预军国大事,岂可不通军务?臣推举武定侯郭英”

“陛下!”都察院景清紧接着出列,“内阁权重,需得清廉刚正之臣监督。臣以为”

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各方势力争执不下。

文官与武将、老臣与新贵,各自为政,互不相让。

突然,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诸位大人,”年轻的翰林侍讲解缙出列,躬身行礼,“陛下设立内阁,本为集思广益。若各执一词,岂不违背圣意?”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这个以才学着称的年轻人。

解缙不慌不忙,继续道:“臣以为,内阁人选,当以才德为准,不应拘泥于文武之别、新旧之分。既要通晓政务,也要明悉军务;既要老成持重,也要锐意进取。如此,方能真正辅佐陛下,共治天下。”

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

乾清宫,深夜。

苏宁听着马和汇报朝中动向,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皇爷,”马和轻声道,声音在寂静的殿中格外清晰,“这几日,各位大人家中都是宾客盈门啊!齐泰府上前日宴请了十三道御史,武定侯府昨日汇聚了二十多位将领,就连方学士那里,也常有门生故旧往来。”

“让他们争,”苏宁把玩着一枚羊脂玉印,目光深邃,“朕就是要看看,这大明的朝堂,到底有多少派系。”

“那内阁人选”马和试探着问。

“朕心中已有计较。”苏宁展开一份墨迹未干的名单,“方孝孺德高望重,可安天下士子之心;铁铉精通军务,可平衡文武;解缙才思敏捷,可推行新政”

他顿了顿,在名单上又添上一个名字:“至于这个齐泰让他入阁,正好可以安抚那些前朝旧臣。”

马和恍然大悟,躬身道:“皇爷圣明!如此安排,各方势力都能兼顾,既保持了平衡,又确保了新政推行。”

“记住,”苏宁目光如炬,望向殿外沉沉的夜色,“帝王之术,在于制衡。这七个人选,要让他们既能互相配合,又要互相牵制。如此,朕才能高枕无忧。”

数日之后,圣旨下达。

当七人内阁名单公布时,朝野震动:

方孝孺、铁铉、解缙、陈迪、景清、齐泰、张紞。

这个精心安排的名单,既照顾了各方利益,又确保了皇帝对新政的掌控。

文官与武将、老臣与新贵、保守与革新,在这七人之中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文渊阁的七张交椅,从此将承载起大明王朝的未来,也预示着天工新政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而在乾清宫内,苏宁已经开始筹划下一步的改革。

案头上,摊开的是关于税制革新的奏章。

他知道,内阁之争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头。

……

喜欢影视编辑器请大家收藏:dududu影视编辑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