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小苹果被徐荷叶逗得哈哈大笑。
小孩儿精力有限,没一会儿她就开始打哈欠。
徐荷叶把她放到自己床上,拍了拍,没一会儿小孩就睡熟了。
徐荷叶和庞巧轻手轻脚从屋里出来,关上门,其他人才问道:“荷叶,考得怎么样?”
徐荷叶想了想:“我感觉还可以。”
她接着看向庞巧:“你呢,考得怎么样?”
“应该还可以吧。”庞巧耸了耸肩,“反正我会的都写了,不会的也没空着。”
“那你考完有把答案记下来吗?估分要用。”
庞巧点了点头:“记下来了。”
“学校开高考动员大会时,班主任还有各科老师都反复强调过。”
“那就好。”徐荷叶和庞巧都没有要和对方对答案的想法。
反正去学校还是要对答案的,何必多此一举。
再说了,两人的考试科目也没有对比性。
九三年扈城高考改革,采取了“3+x”模式,3项必考项目分别为语文、数学和英语,x项目则是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六门科目中任选一科考试。
徐荷叶选择了历史,华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浩瀚如星海,她觉得很有意思。最重要的是,人生很多困难疑惑都能从历史中找到解决方案。古人说学史以明镜,就是这么个意思。
庞巧选的是地理,她的想法很朴素,学好了地理,将来出门玩儿都不用担心迷路。
特氟龙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估分填志愿的日子。
对完答案,带了徐荷叶三年的班主任吴老师很高兴,“徐荷叶,以你这个成绩,报考京市那两所顶级高校完全没有问题。”
每个考生可以填报六所高校,第一梯队徐荷叶填报了燕京和水木大学的经济系,二三梯队选择了扈城的复旦大学和京市的人民大学,第三梯队选择了扈城的交通大学和财经大学。”
以她平时的发挥以及这次估分来看,她上那两所顶级高校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但徐荷叶依然按照填报志愿的上中下原则,把三个梯队的志愿都好好填报了。
上是超常发挥,努力与机遇缺一不可,中是正常发挥,而下是保底,让自己无论如何也有一个学校可读。
估分结果很好,但徐荷叶也不会盲目自大地觉得自己就一定能被那两所顶级高校录取。
填完志愿,徐荷叶回到家,没多久,庞巧填完志愿也来到了徐荷叶家。
“姐,你报了那几所学校啊。”
徐荷叶说了下,然后问她:“你呢?”
“志愿报好了吗?”
“嗯,都报好了。”庞巧点头,说出自己填报的结果,“表姐,第一梯队我填了京市的师范大学和咱们本市的财经大学。
第二梯队我选择了深圳大学还有浙省的大学,深圳大学现在声名不显,不过我听说那边现在也发展得很快,深圳大学放在当地应该还是很够用的。
至于浙省的学校,浙江大学我是够不上了,所以同样报了所师范,浙省离咱们扈城近,以后上大学回家就方便了。至于第三梯队的,我报了两所普通的211本科。”
她的水平自己了解,能考上京市师范或者扈城财经绝对是撞大运,最大概率就是去深市或者去浙省上大学。但事无绝对,表姐这样的牛人都会给自己留后路,她就更不能盲目自信了。
万一她发挥得不好,或者估分过高,去不了深市或者浙省,好歹有学校托底。读不了名牌大学,能读一个普通大学也很好。
这个时候大学还没有扩张,大学生依然很有含金量。读完出学,同样有前程。
“不过我还是希望能被京市的师范录取,这样咱们就能在一个地方读书了。”庞巧抱住徐荷叶的胳膊,说出自己的期望。
“会的。”徐荷叶道。
她辅导了庞巧三年,对她的水平还算了解,庞巧的成绩不错,如果这次考试她能稳定发挥出自己平时该有的考试水平,被京市师范录取不是没有可能的。
“不过表姐,你选的大学怎么都是京市和扈城的啊。”庞巧放开徐荷叶,往沙发上一摊。以徐荷叶的水平,就算是第三梯队的保底学校也可以选择更好点的学校。
“未来几年是咱们厂发展关键时期,我还是要盯一盯的。”
扈城是大本营,京市那边的新市场也等着他们去开拓。
去京市是奔着燕京水木两所大学去的,如果上不了顶级名校,倒不如留在扈城读大学,还方便了管理工厂。
“明白了。”庞巧对着徐荷叶举了举大拇指,“果然是我姐,做什么都奔着利益最大化。”
徐荷叶:“你就祈祷自己不会被京市师范大学或者咱们扈城财经大学录取吧,不然这四年你也别想跑。”
徐荷叶说着,踢了踢庞巧的小腿:“别趟了,起来,我们去厂里。”
“去厂里做什么。”
“看面料。”
高考前几天,工厂那边就传来了新消息——徐荷叶让纺织研发部设计研发的新面料终于有了进展。
只是她当时忙着高考,暂时腾不出手来管,现在高考结束了,志愿也填完了,该把后续的计划都安排起来了。
“新面料?”庞巧身体坐直了些,“表姐,你是说你之前让厂里研发部设计的新面料做出来了?”
“设计部说是研发出了密度更紧实,支数更细,防风且不易渗水的料子,但是具体有没有达到我的要求,还需要试验。”
“不过,如果咱们能赶在其他竞争对手前研发出真正意义上的三防面料,咱们厂就真的迎来起飞了。”徐荷叶看着庞巧,“巧巧,别小看了这一块小小的料子,它对羽绒服、冬衣行业的冲击将是无比巨大的。用这种料子做的羽绒服、冲锋衣,乃至登山服,都会给咱们带来巨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