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深的指控正式开庭时,研深全程非常沉默,一动不动地盯着那个粉色珍珠。
智能体的萧啓将研深当初唤醒他时的对话作为第一个证据放了出来。
旁听席中发出了一阵吸气声。
在这个各项科技高度发达的蓝星时代,人们其实早就预想到了这一天。但真正实现的时候,大家还是猛地有些吃惊。
为了验证萧啓记忆的真实性,研深的律师当场问了萧啓很多问题。
就像公元纪年时期的默契大挑战。研深的律师问一个问题,智能体萧啓展示在虚拟屏幕上,而梁雨林背对着虚拟屏幕写在白板上,然後一起展示出来。
直播的镜头无限放大了两个人的举动,杜绝了一切作弊的可能。
研深的律师问的问题很有技巧性,不算刁钻,但足够证明智能体的萧啓是否拥有自主记忆。
这个环节称得上惊心动魄,史无前例。
但梁雨林和萧啓每一道题都答对了。
为了更加证明萧啓拥有记忆这一点,萧啓甚至主动拉上了喻风铭。
而喻风铭和萧啓的每一道题也答对了。
这不可能是完全的巧合。
就算他们提前把所有的细节都输入到人工智能,也无法完全覆盖对面律师询问的问题。
最後旁听席超过半数的票投给了智能体萧啓。
法官询问他的诉求。
萧啓的回答是:“我希望他能将我销毁。”
这一回答再次引起旁听席的哗然。
法官拍了拍桌子,严肃喝道:“肃静!”沉思了一会,问他:“为什麽?”
萧啓说:“因为拥有人的记忆,曾经像人一样活过,现在被困在冷冰冰的数据里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似人非人,不如死去。”
旁听席又是一阵唏嘘。
萧啓这话完全出自真心,叹息的语气没有一丝的矫饰,在情和理方面,智能体萧啓这边都是完胜。
最後法官判处研深三年有期徒刑和销毁程序。
第二场开庭。
梁雨林和作为智能体的萧啓坐在原告席中。
原告律师分条陈述天穹研究所的非法改造的罪状。
一丶十三年前,涉及对萧啓非法基因改造,将萧啓制作成检测人群恶意等级的工具。
这一条指控再次登上了虚拟世界的热聊榜,原先坚定萧啓是杀人犯的人纷纷倒戈,不禁开始同情起来。
常说,人是目的,不能作为手段。
而研究所显然背离了最初美好的初衷。
实验资料作为唯一的证据,加上智能体萧啓的指控,让旁听席的群衆唏嘘不已。
第二条指控是安全局人员亲自盖章的,在研究所的休眠舱中发现了萧啓,活着的萧啓!
这个指控一条比一条更加重磅,直播镜头里面的弹幕横飞,谁也没想到,两次开庭可以演出比剧院里的戏剧更难以置信的情节。
这一场开庭要处理的信息非常多,开庭中止了几次,连着开庭了三次,时间拉长了整整一个月。
这一个月内关于萧啓的话题居高不下。
例如,如果萧啓曾经的犯罪曾和研究所的改造有关,那曾经改判十年的案件,萧啓是否还有罪?
再例如,曾经应该执行死刑的萧啓被研究所以研究的形式意外保全了下来,萧啓醒来之後是否还需要服刑?
同时争议更大的是,作为智能体萧啓的证词是否有效力,以後应该如何确定人工智能参与司法的程度?
太多问题纷纷扰扰。
喻风铭的态度却格外强硬。
他丝毫不遮掩自己的态度,在新的司法改革到来之际,提交一份又一份关于非法基因改造如何判刑的条例,以及人工智能作为证据是否有效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