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怎么看,关她什么事?
在乎了,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她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便迈步跨过了门槛,走进了院子。
翠芬领着她们进了院子,脚步不紧不慢。
沈翠芬一进院门,目光便迅扫了一圈,立刻察觉出这院子比郑明月家的还要大上一些。
院墙是用红砖垒的,角落堆着些农具和杂物。
地面铺着几块青石板,踩上去还算平整。
她一边走,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房屋结构。
转了一圈后,她绕到了前院,正对着外面的街道。
三间正房整齐地排列着,门窗朝南,正对着马路,采光极好。
这年头,愿意在街上开小店的人少之又少。
几乎没人敢干这行,翠芬家自然也没把屋子改成铺面。
但即便如此,临街的位置本身就占了极大优势。
沈翠芬站在院子中央,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她一数,连前屋带偏房、厨房和杂物间,一共八间房。
虽然是平房,可地基牢固,墙体厚实。
将来要是加盖个二楼,也不是难事。
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做门面,甚至能住人,潜力不小。
“你这房子,打算卖多少?”
她终于开口,声音平静。
翠芬闻言,又瞥了她一眼。
她慢悠悠地撩了下卷,才拖着腔调说道:“最少一千五。”
郑明月一听,差点没当场吸一口凉气,眼睛都瞪圆了。
一千五?
她心里直打鼓。
她家那屋子,还是吴凯爹妈在上世纪盖的。
到今年都二十多年了,风吹日晒,墙皮都掉了好几块,敢要一千五?
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嘛!
那会儿,普通工人一个月才挣几十块钱,省吃俭用,攒下一千五百块?
不吃不喝,得熬上十几年才能攒够!
这价格,简直离谱。
沈翠芬却没接话,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这价,其实不贵。
真正值钱的,从来不是房子本身,而是地段。
这位置太要命了。
临街,八间房,将来改造成商铺或出租房,回报远不止这点钱。
她只是没说出来罢了。
往后几年,个体户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