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儿子天真又认真的脸,嘴角微微上扬。
“好啊,但你先得把书念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读书。”
她知道,村里多少孩子早早辍学,去城里打零工、搬砖、送快递。
干最苦的活,挣最少的钱。
她不想儿子走那条路。
她宁愿自己再苦一点,也想让他把书读出来。
有个文凭,有个前程。
沈中顺挠了挠头,不太明白。
他眨了眨眼,眉头微皱,似乎在努力理解母亲的话。
他只知道,隔壁二叔家儿子没念完初中,就去工地做小工,现在每月都能往家寄钱。
而自己每天背着书包去学校,还要交学费,家里却看不到一点回报。
这让他心里有些动摇。
“妈,念书真能挣大钱?可王老师他……”
他顿了顿,语气有点不服气。
“王老师家的房子,还没咱家宽敞呢。他教书那么多年,怎么还那么穷?”
他记得上周去学校领成绩单,特意绕道去了王老师家。
那是一间低矮的瓦房,墙壁斑驳。
沈翠芬笑了笑,目光飘向远处。
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野上,金黄的稻穗随风轻摇。
“王老师是特例。你猜他为啥没钱?”
她得让儿子明白。
人活一世,不只是为了挣多少钱,过多少舒服的日子。
沈中顺摇头。
他抿着嘴,满脸疑惑。
在他看来,老师是文化人,拿国家工资,又不种地不打工。
怎么会比农民还穷?
难道教书,真的不值钱?
“他把自己的工资,全拿去帮几个单亲孩子交学费、买书本。”
沈翠芬的声音低沉下来。
“有两个孩子父母离了婚,跟着奶奶过,连课本都买不起。王老师二话不说,把钱给了他们。”
“还有个女孩,冬天穿着单衣上学,脚上裂了口子,流着血。王老师悄悄去镇上给她买了棉鞋和棉袄,还怕她难为情,说是‘学校的’。”
“他穷,但他让人敬重。你以后上课,得竖起耳朵好好听。不是为了考第一,而是为了做人不能坏。”
人活着,不能只看钱多钱少。
要看心正不正,路走不走对。
沈中顺皱着眉。
“可他这么帮别人,自己不就亏了?挣钱不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