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是谁把朕的龙袍剪了 > 第64章 第 64 章 一份报纸捉虫(第2页)

第64章 第 64 章 一份报纸捉虫(第2页)

莫静连和梁年都对林肆报纸这一想法举双手双脚赞同。

毕竟二人都深受信息传递不方便的苦。

梁年总是去陵州廷议受冷脸,而莫静连一家身为商户,在卓家贪污一事後,皇帝对商户可谓是打压至极,而商户若是想获取些消息,那便得花大价钱,还不一定准确。

二人都觉得报纸这一物很是便利。

莫静连负责了报纸的排版和选题,其中黎县新闻由梁年撰写,顺便写了林肆手底下的人出差在外,看到的百姓凄惨生活。土豆和红薯的烹饪菜谱,以及一些美好品德的小故事。

活字印刷的刊印速度比原本的雕版印刷快的不是一星半点。

将刻好的木活字按照顺序与标点符号一一排版,印在纸上即可。

第一期,林肆也没打算印太多,得先看看市场反响。

第一届五更天现在已经在为林肆办事,这宣传报纸的活自然是到了第二届五更天这里。

“再过七日,县衙联合县主将推出《黎县月报》,有实时热闻,土豆红薯菜谱,有兴趣的可以购买。”

石金推开门,看到门口穿着同一服饰的小孩们还愣了一下。

对啊,原本庄园里的孩子都长大了,前几日还看到其中两人护卫在县主身旁,这已是新的孩子了。

石金推开门,问:“七日後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个黎县月报呢?”

宣传的孩子回:“我们会在大街小巷售卖,到时候听我们吆喝就好啦。”

石金一家是林肆的脑残粉,这报纸说什麽也是要买的。

康竹青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从前只觉得吃饱穿暖都成问题,现在识了字,总觉得要读些什麽才好呢,”

等过了七日後,当天在大街上买报纸的人非常多。

大多都是为了林肆和梁年买的。谁是真心为了百姓好,百姓都看在眼里。

五更天们化身报童,一份报纸一文钱,一个人只能买一份。

孩子们还是第一次接到任务,没成想黎县的百姓会如此热情。

大清早的,他们刚揣上报纸,就遇到等待多时的百姓。

虽说是排队购买,但也是挤的够呛。

康竹青好不容易去抢到一份,正准备往家走呢,就瞧见她那胡人邻居徐蓓对她笑的灿烂,“康娘子,要不要一起看报纸,正好互相探讨?”

康竹青丶石土以及徐蓓,徐泰四人就围坐在石家院子的小桌子上,开始阅读这份黎县月报。

首先占据版头的就是大宸近况。

康竹青看的心惊,上面写了县主手底下的人去出差时看到的百姓悲惨场景。

石头看完,幽幽叹息:“这外头的日子竟已成这样了?”

徐蓓和徐泰原本是胡人,他们本以为中原的日子定是比胡人好过,可看到这报纸上写的,才发现,在寒冷的天气下,不管是放牧的胡人,还是农耕的汉人,遭遇都是一样的。

第一篇文章有些过于沉痛,四人又往下看去。

下一篇是梁年写的黎县实事,里面是一些最近要在黎县实施的政策,如作坊即将扩招,升学考试就在眼前等等。

康竹青指了指菜谱,“这里写了菜谱呢,还说红薯吃太多容易烧心。”

石土看了看,“没成想这土豆和红薯还有这麽多花样,明日,不!待会我就试试,我看完就去买菜。”

最後是一篇拾金不昧的趣味小故事。

康竹青看完以後意犹未尽,“这,这就没有了!我还未看够呢。”

徐蓓和徐泰这是从夜校毕业以後第一次阅读,毫无疑问是一次新奇的体验,“没想到这就是读书的感觉。”

徐蓓探口气,“下次再看,就要下个月了,真久。”

这条巷子去读了夜校的人不在少数,不过一会,就能听到讨论报纸内容的声音。

诸如,“这其他地方的百姓真是惨,我都不忍心看下去了。”

“这作坊要扩招呢!”

“升学考试多重要啊,你还在这玩什麽,还不快去看书!”

“这报纸真是好看,下个月我还要买来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