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是谁把朕的龙袍剪了 > 第165章 第 165 章 创办女校(第1页)

第165章 第 165 章 创办女校(第1页)

第165章第165章创办女校

这次的几位留学生,林肆收取了天价的学费。至于这笔钱,林肆既没有充入国库,也没有挪作他用。

而是将全部款项拨给了教育部。

目的只有一个,建立大安的第一所女校。

林肆登基的时间尚短,大安再怎麽飞速发展,距离全面推行义务教育仍需要时间。

官员和商户家中的女儿能有机会读书考大学堂,那是建立在他们家中有不错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

普通百姓家中,现在普遍也会让女儿去读书,即便只是考个技术学堂也是好的。

但在更穷苦一些的家庭中,便考虑不了这些了。

他们不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也不清楚考上技术学堂和中学堂有什麽区别。若是和他们说起大学堂,那便更觉得遥远。

就算如今女郎也可以做官,家中当真有一个读书的名额,那这个名额一定是儿子的。

林肆希望更多平民的女孩向上走,她会为她们先建造桥梁。

温芸当初将禁青楼一事办得非常出色,事情交差以後,直接被破格提拔进了教育部。这次的女校选址工作,温芸主动请缨。

她有当初禁青楼的经验,左莜便批准她前往西广路配合工作。

温芸在前往西广路的途中有些恍惚,当初禁青楼时,她也是这样奔波了许久。

出差虽累,但她并不排斥这样的感觉。

温芸一直清楚,自己与阿姊们的第二次生命,是陛下给的。所以她这辈子都会尽心尽力为陛下做事。

西广路,温芸当初也是去过的。

那是个非常贫瘠的地方。如今陛下登基五年,此地的物质贫瘠或许因各种政策有所改善,但贫瘠的思想不会这麽快被扭转。

温芸下车时,感叹西广路确实变了很多。这里在去年建了整个路唯一的一所小学堂,也是大安最後一个建起小学堂的路。

严玄清和丁水对小学堂的招生非常重视,纵使白直们好说歹说,也总有人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上学。

“上学有什麽意思?还不如在家种地,等再大几岁,就是家中的顶梁柱了!”

“就是,你们说得再好听,上学的束修不也是钱吗?”

“不上不上不上。”

“上学有什麽用处,我都知道,那都是成绩好的才能继续读书,我们家里的孩子哪里比得上城里的孩子,如何考的过,不如就在家种地呢。”

“就是就是,学会种地好歹以後饿不死,那要是读书读一半,回家来地也不会种,那以後不就完了吗?”

“你们若是不让自家孩子上学,那以後的政策福利便只能轮後了,确定吗?”

“哎哟,县衙欺负人啊!”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白直们都是读过书的,哪里遇过这等刁民。

也有人害怕以後得不到优待,就打算只送家中一个儿子去读书。白直若是再多劝两句,

他们便真情实感地哭诉:“不是不送孩子去读书,实在是家中种地需要帮衬。如今我家郎君在水泥厂工作,家中还有三个孩子丶两个老人要养,三个孩子都送去读书,我们如何负担得起啊!送这一个已是极限了,若是他没读出名堂来,我们不也亏得很吗?”

遇到这般实话实说的,白直倒也说不出什麽话了。

现在的助学贷款,只有考上了中学堂和技术学堂才可以办理,小学堂是没有助学贷款的。

最终普通农户送来上学的孩子少之又少,就算有,那也是男孩。

所以温芸的到来让严玄清很是高兴。

原来陛下也知道西广路如今的现状,曾经最穷的熙河路,早已是别的路高攀不起的存在。

倒数第一猛猛往上窜,曾经的倒数第二自然只能独自伤神。

温芸与严玄清礼貌地打了招呼,搞清楚了西广路的大致分布路线图,便开始了自己忙碌的工作。

首先是选址,她觉得还是在州府南州比较稳妥。其他较穷的地方没有知州盯着,恐生事端。

建造在南州是最好的。

其次便是生源问题。这所西广路女校不收取费用,考上大学堂以後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但要说服那些女孩丶说服她们的家长,这是最困难的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